一种有利于环保的乳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91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利于环保的乳液泵,包括泵组件,泵组件设有用于插入到瓶体内的硬吸液管;还包括软吸液管及立吸头,软吸液管的上端与硬吸液管的下端接通连接,立吸头包括外壳及配重块,配重块设于外壳的底部内,外壳形成有球面外底,球面外底的下端设有吸液口,外壳的上端设有吸头出液口,软吸液管的下端接通连接吸头出液口。立吸头能够有效吸取残留在瓶底的乳液,所以避免乳液残留量大而导致浪费,于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乳液泵有利于节约环保。保。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利于环保的乳液泵


[0001]本技术涉及乳液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利于环保的乳液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洗衣液、洗头水及沐浴露等洗涤用品都设有塑料瓶体,瓶体设有乳液泵,乳液泵设有吸管及压头,吸管用于插入到瓶体内,压头设置在瓶体的上侧,当用手连续按压压头时,吸管就能够吸取瓶体内的乳液,而且使乳液从压头的出液口喷出。如图8所示,现有技术的瓶体99形成有瓶底991,为了使瓶体99放置稳定,瓶底991设置为中部上凹式结构,而且有利于增大瓶底991的结构强度,吸管位于瓶体99的中部位置,吸管的下端形成有斜切口;随着用户使用乳液,当瓶体99内的液面901低于斜切口的上端时,乳液泵使吸管内产生负压吸乳液时,空气就可以从斜切口的上端部处被吸入到吸管内,从而使泵组件无法再吸取乳液,瓶体99的底部就会剩下较多的乳液,一些用户以为乳液已经完全用干,于是就将瓶体连同用剩的乳液一起丢到垃圾桶,造成浪费,而且用剩的乳液还不便于瓶体回收,回收站还需要将乳液倒掉,就会污染环境,一些用户可能会将乳液泵拆卸,使吸管被拔出,但是由于乳液的粘度较高,从瓶底倒出来需要很长时间,瓶体也不便于倒置,而且单次倒出来的乳液超过一次使用量,导致乳液用品在最后使用阶段需要每次都花时间倒出来,使用十分不便,所以现有技术的乳液泵存在不足之处,不利于节约环保,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乳液泵,它有利于节约环保。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有利于环保的乳液泵,包括泵组件,所述泵组件设有用于插入到瓶体内的硬吸液管;其中,还包括软吸液管及立吸头,所述软吸液管的上端与所述硬吸液管的下端接通连接,所述立吸头包括外壳及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内,所述外壳形成有球面外底,所述球面外底的下端设有吸液口,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吸头出液口,所述软吸液管的下端接通连接所述吸头出液口。
[0006]优选地,述立吸头包括内管,所述配重块形成有通液孔,所述内管的下部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管的下端与所述通液孔的上端接通连接,所述通液孔的下端与所述吸液口贴靠接通连接,所述吸头出液口形成于所述内管的上端。
[0007]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球面外底形成于所述下壳,所述内管的上端部凸出于所述上壳的顶部设置,所述上壳的下端适配套接在所述下壳的上端外。
[0008]优选地,所述配重块设为不锈钢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下壳的内壁粘接。
[0009]优选地,本技术的乳液泵还包括连接盖,所述连接盖的上部与所述硬吸液管的下端部粘接,所述连接盖的下部形成有下凸管接头,所述软吸液管的上端套接于所述下凸管接头外。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软吸液管的上端与硬吸液管的下端接通连接,立吸头包括外壳及配重块,配重块设于外壳的底部内,外壳形成有球面外底,球面外底的下端设有吸液口,外壳的上端设有吸头出液口,软吸液管的下端接通连接吸头出液口,由于立吸头能够有效吸取残留在瓶底的乳液,所以避免乳液残留量大而导致浪费,本技术的乳液泵有利于节约环保。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乳液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对应图2的本技术的乳液泵的活塞杆组件下行状态示意图。
[0014]图4为对应图2的本技术的乳液泵的活塞杆组件上行状态示意图。
[0015]图5为图1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图1的C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的乳液泵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8]图8为现有技术的吸管与瓶体组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标号说明:泵组件100;压头出液口1;活塞杆组件2;乳液通道201;通道入口202;密封外锥面203;推盖部204;活塞3;密封内锥面301;弹簧4;单向阀球5;硬吸液管6;软吸液管7;立吸头8;外壳81;球面外底8101;上壳811;下壳812;配重块82;通液孔8201;内管83;吸液口801;齿槽8011;吸头出液口802;连接盖9;下凸管接头91;瓶体99;瓶底991;吸管900;液面9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1]本技术的有利于环保的乳液泵,如图1所示,包括泵组件100,泵组件100设有用于插入到瓶体99内的硬吸液管6,泵组件100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乳液泵还包括软吸液管7及立吸头8,软吸液管7的上端与硬吸液管6的下端接通连接;如图6所示,立吸头8包括外壳81及配重块82,配重块82设于外壳81的底部内,外壳81形成有球面外底8101,也就是说,外壳81的底部外壁为球面,球面外底8101的下端设有吸液口801,外壳81的上端设有吸头出液口802,软吸液管7的下端接通连接吸头出液口802,换句话说,吸液口801与硬吸液管6接通连接。如图7所示,立吸头8通过重力作用沉在瓶底991,于是当泵组件100工作时,可以使吸液口801处产生负压,从而吸取瓶体99内的乳液;由于配重块82设于外壳81的底部内而且外壳81的底部外壁为球面,于是立吸头8形成不倒翁式结构,使得立吸头8可以保持竖立状态,吸液口801得以保持吸取处于瓶底991的乳液。当瓶体99内的乳液接近被吸干,只剩下瓶底991的角落凹陷位置有残留乳液时,用户可以将瓶体99倾斜,立吸头8通过重力作用滑落到瓶底991的角落凹陷位置,然后用户再将瓶体99直立放置,由于外壳81的底部外壁为球面,通过配重块82的重力作用,使得球面外底8101相对瓶底991滑行而使立吸头8恢复竖立状态,于是,如图7所示,吸液口801就可以充分吸干净残留在瓶底991的角落凹陷位置内的乳液;或者用户可以使瓶体99保持倾斜状态一至两分钟,使得残留乳液集中在一侧,由于立吸头8为不倒翁式结构,于是可以在保持瓶体99倾斜的同时操作泵组件100使
吸液口801集中吸取残留乳液。从上述可见,通过设置本技术的乳液泵,避免乳液残留量大而导致浪费,方便瓶体99及乳液泵回收再用,避免用剩的乳液被回收站的人员倒掉而污染环境,所以本技术的乳液泵有利于节约环保,而且本技术的乳液泵还避免用户需要花长时间倒置瓶体99将残留在瓶底991的乳液倒出。
[0022]因软吸液管7具有软性,所以立吸头8能够活动灵活;与现有技术相似地,硬吸液管6为竖立设置,但由于本技术设置了软吸液管7,所以硬吸液管6的下端不需贴靠瓶底991设置,通过设置硬吸液管6,避免因软吸液管7的长度过大而导致软吸液管7在运输过程中于瓶体99内打结。为了避免吸液口801的边缘部与瓶底991的内壁形成密封,如图6所示,举例地说,可以在吸液口801的边缘处周向分布形成齿槽8011,使得乳液能够经过齿槽8011进入到吸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利于环保的乳液泵,包括泵组件(100),所述泵组件(100)设有用于插入到瓶体(99)内的硬吸液管(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吸液管(7)及立吸头(8),所述软吸液管(7)的上端与所述硬吸液管(6)的下端接通连接,所述立吸头(8)包括外壳(81)及配重块(82),所述配重块(82)设于所述外壳(81)的底部内,所述外壳(81)形成有球面外底(8101),所述球面外底(8101)的下端设有吸液口(801),所述外壳(81)的上端设有吸头出液口(802),所述软吸液管(7)的下端接通连接所述吸头出液口(8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有利于环保的乳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吸头(8)包括内管(83),所述配重块(82)形成有通液孔(8201),所述内管(83)的下部设于所述外壳(81)内,所述内管(83)的下端与所述通液孔(8201)的上端接通连接,所述通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亦朋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