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薄膜包装及薄膜包装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862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薄膜包装及薄膜包装组件,其中内衬包括底板及薄膜,底板包括载物板、两个支撑板、两个张紧板以及四个固定板,内衬能够通过折叠在展开状态、第一包装状态以及第二包装状态之间切换;在展开状态下,薄膜的长度不大于载物板、两个支撑板以及两个张紧板的总长度;在第一包装状态下,薄膜及部分底板折叠至第二面,且二者的折叠长度相同;在第二包装状态下,支撑板向第一面折叠并支撑在载物板两侧,张紧板向第二面折叠并贴合于支撑板,以转移薄膜至载物板对应处;四个固定板能够在载物板的两侧两两固定,使内衬形成无顶盒体结构。本申请提供的内衬能够通过结构折叠而非覆膜工艺增加薄膜长度,包装高度更高的产品。装高度更高的产品。装高度更高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薄膜包装及薄膜包装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产品包装
,特别是涉及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薄膜包装及薄膜包装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薄膜包装内衬结构通常包括底板和薄膜,其包装方式为将产品放置于底板之上,通过粘于底板上的薄膜将产品紧缚于底板之上,并形成完整包装结构。传统的薄膜包装内衬结构中,产品的尺寸大小受限于薄膜的原始长短及伸缩性,只能包装低矮的产品。如果想要实现较高产品的包装,需要将长度大于底板的薄膜粘贴在底板上,这样就需要使用特殊的贴膜设备生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
[0004]一种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所述内衬包括底板及薄膜,所述底板包括载物板、两个支撑板、两个张紧板以及四个固定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载物板的两侧,两个所述张紧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另外一侧,四个所述固定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张紧板相互远离的两侧;所述薄膜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张紧板上;
[0005]所述底板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面及第二面,所述载物板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载物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置产品的容置空间;所述内衬能够通过折叠在展开状态、第一包装状态以及第二包装状态之间切换;
[0006]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薄膜的长度不大于所述载物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以及两个所述张紧板的总长度;
[0007]在所述第一包装状态下,所述薄膜以及部分所述底板折叠至所述第二面,且二者的折叠长度相同;
>[0008]在所述第二包装状态下,所述支撑板向所述第一面折叠并支撑在所述载物板两侧,所述张紧板向所述第二面折叠并贴合于所述支撑板,以将更长的所述薄膜转移至与所述载物板对应;四个所述固定板能够在所述载物板的两侧两两固定,并使得所述内衬形成无顶盒体结构。
[0009]如此设置,本申请提供的薄膜包装内衬,薄膜的长度不大于载物板、两个支撑板以及两个张紧板的总长度,便于将薄膜固定在底板上,生产成本低;在第一包装状态下,薄膜及部分底板折叠至第二面的折叠长度相同能够使内衬包装低矮产品,在第二包装状态下,支撑板、张紧板及固定板能够通过结构折叠的方式形成无顶盒体结构,便于放置及保护产品;且这种通过结构折叠方式而非覆膜工艺的方式还能够巧妙的将对应于支撑板的部分薄膜转移至与在载物板对应处,使载物板对应的薄膜长度加长,载物板与薄膜之间的容置空间得以增大,进而使内衬能够包装高度更高的产品,通用性好。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固定板上均开设有插槽,两个所述固定板通过所
述插槽插接固定。
[0011]如此设置,插槽的加工方式简单、插接方式简便,无需额外材料的辅助即可有效且牢靠的固定两个固定板。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为V字形。
[0013]如此设置,V字形能够使两个插槽更易相互插接对准,同时不影响插接后两个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还包括两个侧立板,两个所述侧立板分别连接于所述载物板的另外两侧;在所述第二包装状态下,两个所述侧立板能够分别向所述第一面折叠并支撑在所述载物板的两侧,所述固定板两两固定在所述侧立板的外侧。
[0015]如此设置,两个侧立板能够提高内衬在载物板两侧的支撑强度和缓冲性能,同时能够在载物板的两侧对产品进行遮挡和防护,提高产品包装后的安全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包装状态下,所述侧立板的高度大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
[0017]如此设置,侧立板的高度大于支撑板的高度能够更加有效的保护产品,降低或者避免高度较高的产品受到损伤或者损毁的风险。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包装状态下,所述张紧板以及所述固定板的高度小于所述支撑板的高度。
[0019]如此设置,能够精简用料,同时保证张紧板有效张紧薄膜,以及保证固定板有效固定支撑板及张紧板以形成无顶盒体结构。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包装状态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载物板共面,所述张紧板折叠至与所述支撑板的所述第二面贴合。
[0021]如此设置,在该第一包装状态下的内衬能够包装宽度较宽的低矮产品。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包装状态下,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张紧板一同折叠至所述第二面,位于所述载物板同一侧的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张紧板共面,且位于所述载物板两侧的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张紧板依次层叠。
[0023]如此设置,在该第一包装状态下的内衬能够包装宽度较窄的低矮产品。
[002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薄膜包装,包括包装盒及容置于所述包装盒内的内衬,其中,所述内衬包括上述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
[0025]如此设置,本技术提供的薄膜包装能够通过内衬的灵活折叠适用多种高度产品的包装,且该内衬的薄膜长度不大于载物板、两个支撑板和两个张紧板的总长度,能够突破定制黏贴设备及工艺的限制,具有较优的生产性。
[002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薄膜包装组件,包括包装盒、内衬及产品,所述产品被固定在所述内衬中,所述内衬容置于所述包装盒内;其中,所述内衬包括上述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
[0027]如此设置,本技术提供的薄膜包装组件通用性好,成本低,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图1中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a

4e为图1中内衬折叠至其中一种第一包装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0032]图5a

5d为图1中内衬折叠至另一种第一包装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0033]图6a

6e为图1中内衬折叠至第二包装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0034]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图7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a

9d为图7中内衬折叠至第二包装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00、内衬;101、第一面;102、第二面;103、容置空间;10、底板;11、载物板;12、支撑板;13、张紧板;14、固定板;141、插槽;15、侧立板;20、薄膜;20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0]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100)包括底板(10)及薄膜(20),所述底板(10)包括载物板(11)、两个支撑板(12)、两个张紧板(13)以及四个固定板(14),两个所述支撑板(12)分别连接于所述载物板(11)的两侧,两个所述张紧板(13)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2)的另外一侧,四个所述固定板(14)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张紧板(13)相互远离的两侧;所述薄膜(2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张紧板(13)上;所述底板(10)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面(101)及第二面(102),所述载物板(11)的所述第一面(101)与所述载物板(11)之间形成用于容置产品(200)的容置空间(103);所述内衬(100)能够通过折叠在展开状态、第一包装状态以及第二包装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展开状态下,所述薄膜(20)的长度不大于所述载物板(11)、两个所述支撑板(12)以及两个所述张紧板(13)的总长度;在所述第一包装状态下,所述薄膜(20)以及部分所述底板(10)折叠至所述第二面(102),且二者的折叠长度相同;在所述第二包装状态下,所述支撑板(12)向所述第一面(101)折叠并支撑在所述载物板(11)两侧,所述张紧板(13)向所述第二面(102)折叠并贴合于所述支撑板(12),以将更长的所述薄膜(20)转移至与所述载物板(11)对应;四个所述固定板(14)能够在所述载物板(11)的两侧两两固定,并使得所述内衬(100)形成无顶盒体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固定板(14)上均开设有插槽(141),两个所述固定板(14)通过所述插槽(141)插接固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41)为V字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形成盒体结构的内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宁张钱莉傅秋佳梁奕昆刘明邓志吉李锦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