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51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涉及球磨机技术领域,其方案通过在球磨机上并排设置两个球磨腔,实现两个球磨腔之间的并联、串联或循环连接;再利用内偏心块和外偏心块作为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激振器通过一根主轴与电机相连,采用内激振器、外激振器夹角可调和阻尼可调的空气弹簧配合能产生不同的激振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不同物料、磨介的共振频率变化以及不同程度的研磨需求,同时可切换的串联、并联和循环工作模式,可适应于不同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的要求,提高整体生产效率,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


[0001]本技术涉及球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

技术介绍

[0002]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光电、通信以及量子等领域受到广泛的青睐。目前,纳米材料的生产制备方式多种多样,各有优劣。在这其中,球磨作为一种高效廉价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在纳米材料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球磨机分为滚动球磨机和振动球磨机两种,二者的工作原理均是通过研磨球和物料之间的相互撞击和相互摩擦作用将块状物料或粉末制成极细的粉末。其中,振动球磨机由于其由电机带动而发生的激烈共振,研磨球和物料之间的碰撞摩擦更为剧烈,研磨效率更高。
[0003]现有的球磨机大多只有单次球磨过程,即只在一个球磨腔内对物料进行研磨,研磨得到的物料取出后再经过进一步处理,或者更改球磨条件再次研磨,球磨效率低,费时长,并且研磨效果差,极大影响材料的生产效率。
[0004]专利CN108160226A公开了一种类双筒式的球磨机,其通过在研磨筒体外壁均匀设置出料孔、并在研磨筒体外侧再设置一层可拆卸的弧形扣板,实现内转筒研磨后的彻底出料;虽然其采用了类双筒的工艺,但是并非是利用双筒共振的原理,其根本上仍然是利用内部单筒振动实现研磨过程,内筒和弧形扣板之间仅是形成了储料腔,便于一次性充分出料,对研磨效率的提高不产生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有两个球磨腔,两个球磨腔可以通过进料口及出料口进行并联、串联或循环连接,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生产效率和生产精度的要求选择不同的球磨方式,提高整体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包括底座、机架、第一磨料桶、第二磨料桶、第一弹性装置、第二弹性装置、主动装置、从动装置、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
[0007]所述机架经第一弹性装置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主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一侧,机架沿其平行于主动装置输出方向设置为格栅结构;
[0008]定义格栅结构靠近主动装置的一侧为左侧、格栅结构远离主动装置的一侧为右侧;则所述格栅结构沿平行于主动装置输出方向设置有自格栅结构左侧贯穿至其右侧的一第一通孔和对称设置在第一通孔两侧的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
[0009]所述从动装置传动连接于主动装置,设置为贯穿第一通孔的主轴,主轴采用轴承连接于机架;所述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均设置为套装在主轴上的偏心块结构,所述内激振
器固连于主轴,所述外激振器可拆卸连接于内激振器,以使所述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之间的夹角可调;
[0010]所述第一磨料桶上设有第一填料口、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磨料桶上设有第二填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通孔内,均采用第二弹性装置弹性连接于机架;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在机架上具有并联、串联和循环的三种工作模式;
[0011]所述主动装置带动所述主轴转动,以使连接于所述主轴的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产生对主轴的激振力,以带动机架及机架上的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振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的并联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独立工作,所述第一填料口和第二填料口分别填料,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进料,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分别出料。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的串联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进料口进料,所述第二出料口出料,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于第二进料口,以向第二磨料桶输送物料。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的循环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于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于第二进料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装置设置为电机;所述电机靠近机架侧设置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端部采用联轴器连接于主轴端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装置为环绕设置在第一磨料桶或第二磨料桶外壁的若干主振弹簧;所述主振弹簧一端连接于第一或第二通孔内壁,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磨料桶或第二磨料桶外壁。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装置为均匀布置在机架底部的若干空气弹簧;所述空气弹簧一端连接于底座,另一端固接于机架;所述空气弹簧的数量至少使得机架振动时,任意空气弹簧具有发生形变的自由度。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主轴右端固设有轴盖,所述轴盖贴合设置在机架右端面。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尺寸规格相同。
[0020]进一步的,所述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之间的夹角为0~180
°

[002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公开的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包括底座、第一弹性装置固设在底座上的机架、并排设置的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第二弹性装置、主动装置、传动连接于主动装置的从动装置、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其中,主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一侧,机架沿主动装置输出方向设置有一用于安装从动装置的第一通孔和对称设置在第一通孔两侧、用于安装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的两个第二通孔,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采用第二弹性装置连接于机架;从动装置设置为采用轴承连接于机架的主轴,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均设置为套装在主轴上的偏心块结构,内激振器固连于主轴,外激振器可拆卸连接于内激振器,以使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之间的夹角可调;主动装置带动主轴转动,使得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产生不同激振力,内外激振器产生的激振力合力即为当前角度下主动系统提供的总激振力;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均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和填料口,并通过进料口及出料口连接方式实现并联、串联或循环工作模式的切换。
[0023]本技术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形成的两个球磨腔根据不同生产效率和生
产精度的要求可切换不同工作模式,可令使用者在工作效率与研磨精度之间更好地做出取舍,提高整体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调节内、外激振器的夹角调节激振力,配合可调节刚度/阻尼的空气弹簧,使本共振磨机适应不同物料、磨介的共振频率变化以及不同程度的研磨需求,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
[0024]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技术主题的一部分。
[0025]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技术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技术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技术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0026]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架、第一磨料桶、第二磨料桶、第一弹性装置、第二弹性装置、主动装置、从动装置、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所述机架经第一弹性装置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主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一侧,机架沿其平行于主动装置输出方向设置为格栅结构;定义格栅结构靠近主动装置的一侧为左侧、格栅结构远离主动装置的一侧为右侧;则所述格栅结构沿平行于主动装置输出方向设置有自格栅结构左侧贯穿至其右侧的一第一通孔和对称设置在第一通孔两侧的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所述从动装置传动连接于主动装置,设置为贯穿第一通孔的主轴,主轴采用轴承连接于机架;所述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均设置为套装在主轴上的偏心块结构,所述内激振器固连于主轴,所述外激振器可拆卸连接于内激振器,以使所述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之间的夹角可调;所述第一磨料桶上设有第一填料口、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磨料桶上设有第二填料口、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通孔内,均采用第二弹性装置弹性连接于机架;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在机架上具有并联、串联和循环的三种工作模式;所述主动装置带动所述主轴转动,以使连接于所述主轴的内激振器和外激振器产生对主轴的激振力,以带动机架及机架上的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筒共振球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的并联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磨料桶和第二磨料桶独立工作,所述第一填料口和第二填料口分别填料,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分别进料,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之勋李凯冯世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清联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