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通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19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通便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辅助输液机构,辅助输液机构包括安装块,安装块固定安装于壳体下端,安装块内部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上端安装有压板,压板上端设置有储液袋,储液袋上端出液口固定安装有连接环,连接环上端套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外端设置有顶盖,固定机构内部中心设置有导液管,顶盖插接于壳体上端,将螺纹杆旋转至压板接触固定环,将左右手环在壳体下方通过连接块和旋转块和转轴配合,旋转右手环和左手环至左右手环相接触,拿住手环翻转装置可悬挂放置也方便拿取,组装简单零件所占空间小,方便工作人员清洁,拆解后便于携带。拆解后便于携带。拆解后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通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通便器。

技术介绍

[0002]消化科包括消化内科和消化外科,是各级医院为了诊疗消化系统疾病而设置的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消化内科经常会遇到患者大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进而带来便秘、大便干结甚至嵌顿的问题,从而给患者带来病痛,而长此以往会带来其他更为严重的疾病,而临床上为了保持患者大便通畅,一方面需要患者多吃含油纤维素较多的水果和蔬菜,而另一方面则需要医护人员常常采用灌肠的方式协助病人顺利排便。从事该行业的技术人员在设计研究中发现了以下几个改进点:
[0003]其一、从事本领域的工作人员发现医院大多采用灌肠的方式帮助患者,所使用的器械体积较大,且结构固定,使得器具整体不方便携带;其二、从事本领域的工作人员发现通便器,大多只能向患者肠道注射一种液体,注射结束后需要将相应的器械从患者肛门处拔出,再次插管才能向患者肠道注入另一种液体,操作繁复且不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从事本领域的工作人员发现医院大多采用灌肠的方式帮助患者,所使用的器械体积较大,且结构固定,使得器具整体不方便携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通便器。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式通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辅助输液机构,所述辅助输液机构外部安装有翻转机构,所述辅助输液机构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下端,所述安装块内部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端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上端设置有储液袋,所述储液袋上端出液口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端套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壳体上端插接有顶盖,所述固定机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液管,且所述压板圆周表面与所述壳体内壁相抵。
[0007]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两个转轴、连接块和转动块,两个所述转轴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块圆周表面,所述转动块设置有缺口,所述连接块插接于缺口内,两个所述连接块圆周表面安装有右手环,所述转动块圆周表面安装有左手环。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安装于所述顶盖内部中心处,所述安装块内部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端安装有加固环。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压板相交位置圆周表面安装有轴承,且所述安装环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块和所述螺纹杆螺纹配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外壁上方安装有凸块,所述安装环内壁对应凸块位置开设有凹槽,凸块插接于凹槽内,所述固定环内壁下方开设有卡口,所述连接环插接于卡口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外端固定安装有手柄,且所述螺纹杆长度与所述壳体长度一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储液袋为大小与所述壳体相适配的液体袋,所述储液袋材料为医用级塑料。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零件进行消毒后,将固定环插接在顶盖上端中心处固定连接的安装环内,连接环与固定环插接固定后,把储液袋置于壳体内部被压板承托,再把顶盖插接在壳体上端,然后将导液管插接在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上的加固环内部,转动手柄带动螺纹杆,通过螺纹杆圆周表面的外螺纹和安装块安装孔内的内螺纹相配合,螺纹杆向上移动带动压板向上抬升,压板抵着储液袋的下端,通过压板不断向上的抬升向储液袋不断施加压力,从而将储液袋中的液体挤压进患者的身体内部,更换药液不需要将导液管从患者的身体拔出,打开顶盖将连接环与固定环拆开,更换另一个储液袋,连接固定环再将顶盖插接在壳体上端,更换药品时导液管无需拔出患者体内,避免了导液管与外界的接触,减少了细菌滋生更加卫生,且工作人员无需再次清洗消毒再放入患者体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本技术使用完毕清洗消毒后,将螺纹杆旋转至压板接触固定环,将左右手环在壳体下方通过连接块和旋转块和转轴配合,旋转右手环和左手环至左右手环相接触,拿住手环翻转装置可悬挂放置也方便工作人员拿取,同时装置通过插接方式拆装,组装简单,零件所占空间小,方便工作人员清洁,拆解后也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内部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剖面立体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辅助输液机构的立体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的翻转机构的立体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中的固定机构的立体图。
[0021]附图标记:1、壳体;2、辅助输液机构;201、安装块;202、螺纹杆;203、压板;3、翻转机构;301、转轴;302、连接块;303、转动块;4、储液袋;5、连接环;6、固定机构;601、安装环;602、固定环;603、加固环;7、顶盖;8、导液管;9、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3]请参阅图1-图5,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辅助输液机构2,辅助输液机构2外部安装有翻转机构3,辅助输液机构2包括安装块201,安装块201固定安装于壳体1下端,安装块201内部设置有螺纹杆202,螺纹杆202上端安装有压板203,压板203上端设置有储液袋4,储液袋4上端出液口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连接环5上端套接有固定机构6,壳体1上端插接有顶盖7,固定机构6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液管8,且压板203圆周表面与壳体1内壁相抵。
[00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翻转机构3包括两个转轴301、连接块302和转动块303,两个
转轴301对称设置于安装块201圆周表面,转动块303设置有缺口,连接块302插接于缺口内,两个连接块302圆周表面安装有右手环,转动块303圆周表面安装有左手环;通过设置转轴301,可以连接块302和转动块303,实现左手环和右手环的转动,方便使用人员携带,通过设置连接块302和转动块303,可以连接右手环和左手环,让右手环和左手环随着连接块302和转动块303转动,通过设置缺口,连接块302插接于转动块303内部,方便转动块303和连接块302的连接固定。
[00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机构6包括安装环601,安装环601安装于顶盖7内部中心处,安装环601内部套接有固定环602,固定环602上端安装有加固环603;通过设置安装环601,可以连接固定固定环602,使固定环602可以安装在顶盖7上端,方便连接环5的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环602,连接固定了加固环603和连接环5,固定了固定环602和连接环5的位置,方便导液管8的连接固定,而且插接固定方便拆卸安装也便于清洗消毒。
[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螺纹杆202与压板203相交位置圆周表面安装有轴承,且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通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辅助输液机构(2),所述辅助输液机构(2)外部安装有翻转机构(3),所述辅助输液机构(2)包括安装块(201),所述安装块(201)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1)下端,所述安装块(201)内部设置有螺纹杆(202),所述螺纹杆(202)上端安装有压板(203),所述压板(203)上端设置有储液袋(4),所述储液袋(4)上端出液口固定安装有连接环(5),所述连接环(5)上端套接有固定机构(6),所述壳体(1)上端插接有顶盖(7),所述固定机构(6)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导液管(8),且所述压板(203)圆周表面与所述壳体(1)内壁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通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3)包括两个转轴(301)、连接块(302)和转动块(303),两个所述转轴(301)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块(201)圆周表面,所述转动块(303)设置有缺口,所述连接块(302)插接于缺口内,两个所述连接块(302)圆周表面安装有右手环,所述转动块(303)圆周表面安装有左手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