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19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电源装置,包括: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电路板至少安装有第一发热元件,所述第一发热元件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侧;风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侧,用于提供散热用的风冷气流,其中自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定义一气流方向;第一引流件,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并排设置;以及第二引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引流件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引流件、所述第二引流件和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形成一第一辅助风道;其中,所述第一辅助风道的风向与所述气流方向相同,所述电源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辅助风道增加所述第一发热元件散热所需的空气流速和空气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升电源装置的散热能力。装置的散热能力。装置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源产品功率密度的增加,对系统散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有风系统而言,风道下游器件的散热已成为有风系统散热的瓶颈。如图1A所示,在电源产品的左侧设置有风扇1,并从左侧的进风口向右侧的出风口形成了风道,其气流方向(airflow direction)从左至右。由于风道上游的电子元件的高度较高,且分布密集,加之变压器T1和T2自身功耗较大且是处在风道下游的位置,使得变压器T1和T2的温度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需要提升系统的散热能力。
[000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如图1B所示,一种方案是分别给变压器T1/T2的印刷线路板(Printed Wiring Board,PWB)上设置散热器2,并通过点导热胶使其与PWB接触导热,从而达到散热的目的。但是,此种方案下变压器T1/T2的温度正常工作条件下为126℃,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实施上述方案所需工时长、材料费用高。另一种方案是选用更大流量的风扇来增强散热,但此种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路板,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电路板至少安装有第一发热元件,所述第一发热元件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侧;风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所述第一侧,用于提供散热用的风冷气流,其中自所述第一侧至所述第二侧定义一气流方向;第一引流件,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并排设置;以及第二引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的上方,且与所述第一引流件相邻,其中所述第一引流件、所述第二引流件和所述第一发热元件形成一第一辅助风道;其中,所述第一辅助风道的风向与所述气流方向相同,所述电源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辅助风道增加所述第一发热元件散热所需的空气流速和空气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一机壳,其中,所述机壳具有一顶部与一底部,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机壳的所述底部,所述第一引流件与所述第二引流件均固定于所述机壳的所述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件和所述第二引流件均为挡块,所述第一引流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引流件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件具有一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的靠近所述机壳的侧壁齐平,且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一第二辅助风道,其中所述第二辅助风道的风向与所述气流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件的横截面与所述第二引流件的横截面组成一L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流件具有一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贴附至所述第一引流件的靠近所述第一发热元件的侧壁。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件与所述第二引流件一体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件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面向所述电路板,于所述凹槽内形成一第三辅助风道,所述第三辅助风道的风向具有与所述气流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件与所述第一发热元件之间形成一第四辅助风道,所述第四辅助风道的气流与所述第三辅助风道的气流于所述第一辅助风道内汇合,且所述第四辅助风道的风向与所述气流方向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第三引流件,沿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引流件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新李宝华吴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