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缝合丝线抽线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15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4
一种外科缝合丝线抽线盒装置,其包括底部设置的底板以及底板上卡接的上盖,还包括挡片、压条和标识条,所述底板顶端中部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挡片,底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与挡片之间形成间隙,分隔板一端的一侧形成右腔室,分隔板一端的另一侧形成左腔室,分隔板的另一端为弧形部,底板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分隔板连接的端板,端板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胶片,胶片的中部开设有与左腔室连通的通孔,通孔一侧的端板上开设有与其连通的放置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保证外科缝合丝线的无菌性,便于器械护士取出外科缝合丝线,且不会取出多根,不会使不同型号的线束混在一起,不会造成浪费和污染,保证手术进展。保证手术进展。保证手术进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科缝合丝线抽线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抽线盒装置,具体为一种外科缝合丝线抽线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手术缝线是术中止血、缝合伤口的常用材料,常用的医用缝合丝线按粗细分为0、2

0、3

0三种规格。目前,术前准备时,器械护士将外科缝线外包装拆开,取出线束,每束有24根丝线,按不同的规格将线束整理在无菌治疗巾内,线束端头部分露出,术中器械护士从整理好的线束中抽取单根丝线,穿针引线,传递给手术医生进行止血、缝合等操作。器械护士在抽取丝线过程中,有时会带出多根丝线,甚至会使不同型号的线束混在一起,造成浪费和污染,同时影响手术进展。因此,如何保证器械护士能够快速准确抽取单根缝线,完成穿针引线操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科缝合丝线抽线盒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底部设置的底板以及底板上卡接的上盖,还包括挡片、分隔板、间隙、右腔室、左腔室、弧形部、端板、胶片、通孔、放置槽、凸块、凹槽、U型罩、U型腔、压条和标识条,所述底板顶端中部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挡片,底板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与挡片之间形成间隙,分隔板一端的一侧形成右腔室,分隔板一端的另一侧形成左腔室,分隔板的另一端为弧形部,分隔板的另一端设置有U型腔,底板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分隔板连接的端板,端板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胶片,胶片的中部开设有与左腔室连通的通孔,通孔一侧的端板上开设有与其连通的放置槽。
[0005]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一端设置到底板的端部,分隔板的另一端未设置到底板的端部。
[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凸块,底板底部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
[0007]优选的,所述凸块与凹槽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0008]优选的,所述上盖的边缘处设置有U型罩,上盖对应右腔室、左腔室和弧形部位置处均设置有压条,底板的外侧靠近端部设置有标识条,U型罩套接在底板上。
[0009]优选的,所述压条由橡胶材质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盖、挡片、分隔板、端板、凸块和U型罩均由透明医用塑料制成。
[0011]有益效果:本技术使用时,将外科缝合丝线对折成U型,将对折的U型外科缝合丝线放置在间隙内,外科缝合丝线的线头由放置槽放入到通孔内,外科缝合丝线的U型部放置在U型腔内,再将上盖上的U型罩套接在底板上,底板、U型罩、上盖、端板形成一个盒体,可一定程度的保证外科缝合丝线的无菌性,上盖上的压条压在外科缝合丝线上,在器械护士使用时,器械护士由通孔处的线头处拉出一根外科缝合丝线抽出即可,设置的压条可防止
抽出多根外科缝合丝线,当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外科缝合丝线时,如0、2

0、3

0三种规格的外科缝合丝线使用时,按上述步骤放置0、2

0、3

0三种规格的外科缝合丝线到盒体内,并将一个线盒的底板上的凸块插接在另一个线盒的底板上的凹槽内,即可完成拼装,依次完成拼装即可,设置的标识条用于标识0、2

0、3

0三种规格的外科缝合丝线,便于器械护士识别。
[0012]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保证外科缝合丝线的无菌性,便于器械护士取出外科缝合丝线,且不会取出多根,不会使不同型号的线束混在一起,不会造成浪费和污染,保证手术进展。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底板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上盖仰视图;
[0017]图中标号:1、底板;101、挡片;102、分隔板;103、间隙;104、右腔室;105、左腔室;106、弧形部;107、端板;108、胶片;109、通孔;110、放置槽;111、凸块;112、凹槽;113、U型腔;2、上盖;21、U型罩;22、压条;23、标识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一,由图1

3给出,本技术提供一种外科缝合丝线抽线盒装置,包括底部设置的底板1以及底板1上卡接的上盖2,还包括挡片101、分隔板102、间隙103、右腔室104、左腔室105、弧形部106、端板107、胶片108、通孔109、放置槽110、凸块111、凹槽112、U型腔113、U型罩21、压条22和标识条23,底板1顶端中部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挡片101,底板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102,分隔板102与挡片101之间形成间隙103,分隔板102一端的一侧形成右腔室104,分隔板102一端的另一侧形成左腔室105,分隔板102的另一端为弧形部106,分隔板102的另一端设置有U型腔113,底板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分隔板102连接的端板107,端板107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胶片108,胶片108的中部开设有与左腔室105连通的通孔109,通孔109一侧的端板107上开设有与其连通的放置槽110。
[0020]分隔板102的一端设置到底板1的端部,分隔板102的另一端未设置到底板1的端部,便于分隔板102进行分隔。
[0021]底板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凸块111,底板1底部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112,在进行线盒拼装时,将一个线盒的底板1上的凸块111插接在另一个线盒的底板1上的凹槽112内,即可完成拼装。
[0022]凸块111与凹槽112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便于凸块111与凹槽112的拼接使用。
[0023]上盖2的边缘处设置有U型罩21,上盖2对应右腔室104、左腔室105和弧形部106位置处均设置有压条22,底板1的外侧靠近端部设置有标识条23,U型罩21套接在底板1上,通过设置的底板1、U型罩21、上盖2、端板107形成一个盒体,设置的压条22对外科缝合丝线进
行一定的压持。
[0024]压条22由橡胶材质制成,便于压条22的使用。
[0025]底板1、上盖2、挡片101、分隔板102、端板107、凸块111和U型罩21均由透明医用塑料制成,便于使用。
[0026]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将外科缝合丝线对折成U型,将对折的U型外科缝合丝线放置在间隙103内,外科缝合丝线的线头由放置槽110放入到通孔109内,外科缝合丝线的U型部放置在U型腔113内,再将上盖2上的U型罩21套接在底板1上,底板1、U型罩21、上盖2、端板107形成一个盒体,可一定程度的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科缝合丝线抽线盒装置,包括底部设置的底板(1)以及底板(1)上卡接的上盖(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片(101)、分隔板(102)、间隙(103)、右腔室(104)、左腔室(105)、弧形部(106)、端板(107)、胶片(108)、通孔(109)、放置槽(110)、凸块(111)、凹槽(112)、U型腔(113)、U型罩(21)、压条(22)和标识条(23),所述底板(1)顶端中部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两个挡片(101),底板(1)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分隔板(102),分隔板(102)与挡片(101)之间形成间隙(103),分隔板(102)一端的一侧形成右腔室(104),分隔板(102)一端的另一侧形成左腔室(105),分隔板(102)的另一端为弧形部(106),分隔板(102)的另一端设置有U型腔(113),底板(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与分隔板(102)连接的端板(107),端板(107)的内部嵌入设置有胶片(108),胶片(108)的中部开设有与左腔室(105)连通的通孔(109),通孔(109)一侧的端板(107)上开设有与其连通的放置槽(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聪勤杨腾牛冲冲杨阳吴庆张璇杨金炜李亚萌何海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