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氢储能
,特别涉及一种供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的随机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给电力系统的功率平衡带来巨大压力,成为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主要障碍。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之一是储能,即将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转化为其它能量介质进行大规模储存,在适当时机再重新发电并入电网,以此完成电能的时空转换。
[0003]氢储能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储能技术之一,该技术利用富余的、非高峰的或低质量的电力大规模制氢,将电能转化为氢能储存起来;在电力输出不足时利用氢气通过燃料电池或其它反应补充发电。氢储能能量密度高、运行维护成本低、可长时间存储且可实现过程无污染,是少有的能够储存百吉瓦时以上,且可同时适用于极短或极长时间供电的能量储备技术方式,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型大规模储能技术。氢储能包括电
‑
氢
‑
电的转换,是适用于大规模应用的清洁储能方式,但目前存在氢储能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能系统,在目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能系统包括:发电子系统、制氢子系统、储氢设备、燃烧发电子系统、用热子系统,所述燃烧发电子系统包括燃烧发电设备和换热设备,所述发电子系统与所述制氢子系统电连接,所述制氢子系统与所述储氢设备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储氢设备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燃烧发电设备连接;所述燃烧发电设备包括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穿设于所述换热设备内,所述换热设备通过热量传输管道与所述用热子系统连接,所述燃烧发电设备与用电设备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子系统包括汽轮机和发电机,所述换热设备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汽轮机连接,所述汽轮机和所述发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用电设备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子系统还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设备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用热设备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子系统还包括吸收式制冷机,所述换热设备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连接,所述吸收式制冷机通过管道与用冷设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的输出端还用于与用蒸汽设备通过管道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彤堂,王冬,刘宇飞,魏志宇,于子超,胡文平,张俊春,林祥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