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07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包括艾灸盒、设于所述艾灸盒底部的底座以及设于所述艾灸盒顶部的旋转盖;所述艾灸盒朝向所述旋转盖的一端设有环形隔片,所述环形隔片朝向所述艾灸盒内腔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艾柱的艾柱吊篮;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环形隔片上设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出气孔,且多个所述出气孔的孔径沿预定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旋转盖上设有与所述排气结构对应的温控孔,所述温控孔与任一不同孔径的出气孔对应设置以控制所述艾灸盒内腔的对流风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灸具无法有效对温度进行调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易烫伤使用者的技术问题。使用者的技术问题。使用者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


[0001]本技术涉及艾灸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

技术介绍

[0002]隔物灸是传统中医的一种灸疗方法,过去的隔物灸基本上没有用到器械工具,将隔垫药物如姜、蒜等切成片,放在人体穴位上,然后将艾绒压捏成艾柱,放在隔垫物上。这种灸法的缺点,一是因艾柱燃时间短大约5分钟,要完成60分钟一个疗程的灸量,需要人工不断添加艾柱,施灸人员不得不全程跟随,时间成本昂贵,一位医者只能服务一位被灸者,效能低;其次是温度难以掌控影响疗效,舒适的灸温与愉悦的心情是疗效的必要保障,传统隔物灸法控制灸温只能靠训练有素的人,根据经验控制时间间隔添加艾柱,然而这种操作存在环境温度不同、人体穴位位置不同对温度的耐受亦不同,还有艾柱大小紧致不同等变化因素,最终导致有时温度不足不能产生疗效,有时温度过高热烫难受,致使情绪紧张影响疗效。
[0003]近年来,人们在实践中专利技术了一种隔物灸具,有代表性的是竹筒灸具,具体地,将竹筒一端用纱布兜底,将隔垫药物粉碎成渣泥放入筒内,再在渣泥上铺放燃烧的艾绒,然后将竹筒整体放置人体,点燃艾绒,敞开式燃烧,然而,该方式虽然可以解决人工成本的问题,但依旧无法有效对温度进行调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易烫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灸具无法有效对温度进行调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易烫伤使用者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包括艾灸盒、设于所述艾灸盒底部的底座以及设于所述艾灸盒顶部的旋转盖;
[0006]所述艾灸盒朝向所述旋转盖的一端设有环形隔片,所述环形隔片朝向所述艾灸盒内腔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艾柱的艾柱吊篮;
[0007]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环形隔片上设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出气孔,且多个所述出气孔的孔径沿预定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旋转盖上设有与所述排气结构对应的温控孔,所述温控孔与任一不同孔径的出气孔对应设置以控制所述艾灸盒内腔的对流风量。
[0008]上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通过在灸具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出气孔和进气孔,确保艾柱可以在艾灸盒内充分燃烧,其中,出气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孔径各不相同,使得在转动旋转盖时,可以通过温控孔切换不同孔径的出气孔来调节艾灸盒内腔的对流风量,进而实现对艾柱热量的有效调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灸具无法有效对温度进行调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易烫伤使用者的技术问题。
[0009]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中,所述排气结构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排气结构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环形隔片上,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至少3个不同孔径的出气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中,所述艾柱吊篮包括隔热罩和艾柱插针,所述环形隔片的内圈边缘向下延伸出多个连接柱,所述隔热罩通过所述连接柱固设于所述环形隔片的底部,所述艾柱插针设于所述隔热罩远离所述环形隔片的一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中,所述艾灸盒上端面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滑槽,所述旋转盖的内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的滑块。
[0012]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中,所述滑槽的一端设有一开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中,所述艾灸盒上端面的侧壁上设有触感组件,所述触感组件包括轴套以及依次设于所述轴套内弹簧和球面顶柱,所述旋转盖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球面凹陷,所述球面凹陷用于当所述旋转盖转动时,其与所述球面顶柱接触产生刻度感。
[0014]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中,所述底座通过螺纹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艾灸盒。
[0015]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中,所述底座内设置有金属材质的用于放置隔垫药物的格栅网。
[0016]进一步地,所述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中,所述旋转盖的外侧壁上设有刻度指针,所述艾灸盒的外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刻度指针对应的档位标识。
[0017]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隔片的外圈边缘向下延伸出多个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底边宽度大于其连接所述环形隔片一侧的顶边宽度,所述环形隔片通过所述连接片固设于所述艾灸盒的上端面。
附图说明
[0018]本技术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为本技术中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的分解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艾灸盒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中艾灸盒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中旋转盖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中触感组件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中环形隔片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主要元器件符号说明:
[0027]10

艾灸盒、11

环形隔片、12

出气孔、20

底座、21

进气孔、22

格栅网、30

旋转盖、31

温控孔、40

艾柱吊篮、41

连接柱、42

隔热罩、43

艾柱插针、51

滑槽、52

开口、53

滑块、60

触感组件、61

轴套、62

弹簧、63

球面顶柱、64

球面凹陷、71

刻度指针、72

档位标识、80

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
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与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艾灸盒、设于所述艾灸盒底部的底座以及设于所述艾灸盒顶部的旋转盖;所述艾灸盒朝向所述旋转盖的一端设有环形隔片,所述环形隔片朝向所述艾灸盒内腔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艾柱的艾柱吊篮;所述底座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环形隔片上设有排气结构,所述排气结构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出气孔,且多个所述出气孔的孔径沿预定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旋转盖上设有与所述排气结构对应的温控孔,所述温控孔与任一不同孔径的出气孔对应设置以控制所述艾灸盒内腔的对流风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的数量为2,两个所述排气结构中心对称分布在所述环形隔片上,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至少3个不同孔径的出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艾柱吊篮包括隔热罩和艾柱插针,所述环形隔片的内圈边缘向下延伸出多个连接柱,所述隔热罩通过所述连接柱固设于所述环形隔片的底部,所述艾柱插针设于所述隔热罩远离所述环形隔片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对流控温灸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灸盒上端面的侧壁上设有两个中心对称的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周崇秀夏荣志郑宏昌邹小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健斋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