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颖欣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03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医针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分别设有升降组件和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板底部的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改良后的护理床,通过限位组件中的第一伺服电机、主链轮、副链轮、链条、气缸和限位杆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限位杆对患者身体进行限位,避免在针灸过程中因为疼痛导致患者乱动,影响中医正常扎针,降低针灸效率,通过升降组件实现了床板高度的自由调节,使得不同身高的医生在针灸时更加方便。使得不同身高的医生在针灸时更加方便。使得不同身高的医生在针灸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针灸
,具体为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而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0003]而在针灸时为了方便中医找准患者身上的穴位,需要患者平躺在护理床上,使患者背部或者正面朝上,尽可能将更多的穴位露出来,以方便中医进行针灸治疗,因此,护理床是中医针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类医疗器械。
[0004]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1、目前患者躺在护理床上进行大面积针灸时会产生疼痛乱动,影响医生正常下针或者扎错位置,降低了医生扎针的效率;2、由于医生的身高不同,传统的针灸床高度一定,导致医生在针灸时受限,较高的医生在针灸时长时间弯腰,使医生容易劳累,对医生腰部损伤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患者躺在护理床上进行大面积针灸时会产生疼痛乱动,影响医生正常下针降低医生扎针效率的问题;以及由于医生的身高不同,传统的针灸床高度一定,导致医生在针灸时受限,较高的医生在针灸时长时间弯腰,使医生容易劳累,对医生腰部损伤较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分别设有升降组件和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升降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
[0006]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板底部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链轮,所述主链轮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链条,所述主链轮与两个副链轮之间通过链条相连接,所述链条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顶部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带轮,所述主带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主带轮与副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中部螺纹连接有两个铰接座,两个所述铰接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中部,所述铰接座的顶部铰接有连杆。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杆的底端与铰接座铰接,所述连杆的顶端通过铰接座与床
板之间铰接。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顶部,且滑槽与铰接座之间通过滑块构成滑动结构。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的螺纹为两个相反方向,所述螺纹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螺纹杆分别焊接在主带轮和副带轮的一侧,且副带轮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支撑块相连接。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链轮与两个副链轮为一组,共两组,且每组中的两个副链轮之间设有一个限位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限位组件中的第一伺服电机、主链轮、副链轮和链条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移动块能够带动顶部的气缸和限位杆进行移动,将两个限位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启动气缸带动限位杆下移对患者身体进行限位,避免在针灸过程中因为疼痛导致患者乱动,影响中医正常扎针,降低针灸效率。
[0014]本技术中,通过第二伺服电机代答螺纹杆旋转,螺纹杆上的螺纹为两个相反方向,所以螺纹杆转动能够带动两个铰接座进行相反方向的移动,铰接座移动时通过连杆带动床板进行升降,实现了床板高度的自由调节,使得不同身高的医生在针灸时更加方便,避免因护理床的高度问题导致医生针灸不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支撑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滑块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支撑板;2、升降组件;201、第二伺服电机;202、主带轮;203、螺纹杆;204、副带轮;205、铰接座;206、滑块;207、滑槽;208、连杆;3、支撑块;4、支撑腿;5、床板;6、限位组件;601、安装板;602、第一伺服电机;603、主链轮;604、链条;605、副链轮;606、移动块;607、气缸;608、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顶部分别设有升降组件2和两个支撑块3,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4,升降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5,床板5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6;
[0022]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板5底部两个安装板601,两个安装板6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02,第一伺服电机6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链轮603,主链轮6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链条604,主链轮603与两个副链轮605之间通过链条604相连接,链条604
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06,移动块6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607,气缸60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08。
[0023]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升降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顶部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201,第二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带轮202,主带轮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3,主带轮202与副带轮204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螺纹杆203的中部螺纹连接有两个铰接座205,两个铰接座20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06,滑块206滑动连接在滑槽207中部,铰接座205的顶部铰接有连杆208。
[0024]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连杆208的底端与铰接座205铰接,连杆208的顶端通过铰接座205与床板5之间铰接;能够铰接座205移动时通过连杆208实现床板5的升降,以便于不同身高的中医能够对床板5上的患者进行针灸。
[0025]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滑槽207开设在支撑板1的顶部,且滑槽207与铰接座205之间通过滑块206构成滑动结构;滑槽207能够对铰接座205进行限位,避免铰接座205随螺纹杆203的旋转而旋转。
[0026]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分别设有升降组件(2)和两个支撑块(3),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4),所述升降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5),所述床板(5)的一侧设有限位组件(6);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床板(5)底部的两个安装板(601),两个所述安装板(60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60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60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链轮(603),所述主链轮(60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链条(604),所述主链轮(603)与两个副链轮(605)之间通过链条(604)相连接,所述链条(604)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移动块(606),所述移动块(6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607),所述气缸(60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板(1)顶部一侧的第二伺服电机(20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带轮(202),所述主带轮(20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03),所述主带轮(202)与副带轮(204)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颖欣
申请(专利权)人:卢颖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