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枪柄鱼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87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鱼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枪柄鱼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轮座本体,所述轮座本体一端安装有轮座帽,所述轮座本体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轮座固定帽,所述轮座本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圆弧面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轮座固定帽抵接,所述轮座帽内部安装有握把,所述轮座本体表面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与轮座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应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解决了因雨天造成地面形成淤泥,使鱼竿在使用时,把手接触地面使表面沾上泥土,造成收杆时把手滑动不易把持的问题。杆时把手滑动不易把持的问题。杆时把手滑动不易把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枪柄鱼竿


[0001]本技术涉及鱼竿
,尤其涉及一种枪柄鱼竿。

技术介绍

[0002]枪柄鱼竿是由轮座帽、轮座固定帽和螺帽等构成的,使用时通过将缠绕有鱼线的转轮放在轮座本体上,通过落座帽与轮座固定帽卡住,达到组装鱼竿并固定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诸如公告号为CN212325180U的技术,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渔竿轮座,涉及鱼竿的领域,为解决现有渔竿轮座功能比较单一,路亚直柄竿跟枪柄竿的渔竿轮座均是独立的,不能达到一竿两用的问题,该专利,包括轮座体,所述轮座体的一端卡接有轮座固定帽,所述轮座体远离轮座固定帽的端部螺纹连接有轮座帽,所述轮座体的侧面上卡接有直柄套或枪柄套。
[0004]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使用鱼竿在户外进行垂钓的过程中,存在鱼竿放置在地面时,由于把手接触地面使表面沾上泥土,造成收杆时把手滑动不易把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雨天造成地面形成淤泥,使鱼竿在使用时,把手接触地面使表面沾上泥土,造成收杆时把手滑动不易把持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枪柄鱼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枪柄鱼竿,包括轮座本体,所述轮座本体一端安装有轮座帽,所述轮座本体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轮座固定帽,所述轮座本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圆弧面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与轮座固定帽抵接,所述轮座帽内部安装有握把,所述轮座本体表面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两个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与轮座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应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矩形且表面开设有与轮座固定帽相适配的半圆槽,所述支撑架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转动座对应卡槽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通过卡槽与支撑架卡接。
[000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卡板借助卡槽与支撑架卡住后,使支撑架借助转动柱,起到将转动座连同轮座本体与把手等进行支撑的目的,有效防止把手沾上泥土。
[0008]优选的,所述卡板截面呈“J”形,所述卡板尺寸与卡槽尺寸相适配。
[000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便于支撑架与卡板斜面接触后滑动,防止卡板挡住支撑架的移动。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柱圆弧面套有卷簧,所述卷簧两端分别与转动座和转动柱固定连接。
[001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安装卷簧,方便在不使用时,将卡板与支撑架分开后,旋转的卷簧借助转动座带动转动柱旋转,使转动柱带动支撑架旋转,从而使支撑板与螺纹筒接触,便于拆卸后的携带。
[00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锥头,所述锥头由圆杆和圆锥组成,所述锥头圆杆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3]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将锥头插入土中,更好地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鱼竿在使用时因地面不平而倾倒。
[0014]优选的,所述握把圆弧面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两个装配槽,两个所述装配槽开设于握把一侧,所述装配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圆弧面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为塑料板,所述装配槽远离转动杆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装配槽内可拆卸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对应转动板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高度尺寸与转动板高度尺寸相适配。
[0015]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使转动板穿过把手上凹槽后,使转动板与限位板抵住,从而达到将把手固定的目的,起到在垂钓收杆时,更好地握住握把的目的。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板截面呈三角形,所述限位板尺寸与装配槽尺寸相适配。
[0017]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方便在固定把手时,转动板接触限位板斜面后滑动,进而与限位板底部相抵住,到达将把手固定的目的。
[0018]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圆弧面套有扭簧,所述扭簧两端分别与握把和转动板固定连接。
[0019]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在拆卸把手时,使转动板与限位板分开后,旋转的扭簧借助握把带动转动板旋转,从而使转动板与把手分开,将把手移出。
[0020]优选的,所述转动板靠近限位板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尺寸与转动板尺寸相适配。
[0021]上述部件所达到的效果为:便于在安装把手时,使把手抵住辅助板带动转动板旋转,从而使转动板借助凹槽与把手卡住,并与限位板抵住,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本技术中,在将鱼竿组装使用时,推动支撑板带动支撑架与转动柱旋转,使转动柱借助转动座带动卷簧旋转。同时,支撑架通过卡槽与卡板连接卡住,从而将支撑架固定的目的。最后,通过锥头插入土中,将支撑板固定。不使用时,拔出锥头与支撑板。然后旋转支撑板带动支撑架与转动柱旋转,使支撑架与卡板分开。旋转的卷簧借助转动座带动转动柱旋转,使支撑架与支撑板旋转后接触螺纹筒。通过设置支撑结构,卡板借助卡槽与支撑架卡住后,使支撑架借助转动柱,起到将转动座连同轮座本体与把手等进行支撑的目的,有效防止把手沾上泥土。卡板呈“J”形,便于支撑架与卡板斜面接触后滑动,防止卡板挡住支撑架的移动。安装卷簧,方便在不使用时,将卡板与支撑架分开后,旋转的卷簧借助转动座带动转动柱旋转,使转动柱带动支撑架旋转,从而使支撑板与螺纹筒接触,便于拆卸后的携带。将锥头插入土中,更好地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鱼竿在使用时因地面不平而倾倒。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右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辅助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例说明:1、轮座本体;2、轮座帽;3、轮座固定帽;4、螺纹筒;5、螺帽;6、握把;7、支撑结构;71、转动座;72、转动柱;73、支撑架;74、支撑板;75、卡槽;76、卡板;77、卷簧;78、锥头;8、辅助结构;81、装配槽;82、转动杆;83、转动板;84、限位板;85、把手;86、凹槽;87、扭簧;88、辅助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枪柄鱼竿,包括轮座本体1,轮座本体1一端安装有轮座帽2,轮座本体1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轮座固定帽3,轮座本体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4,螺纹筒4圆弧面螺纹连接有螺帽5,螺帽5与轮座固定帽3抵接,轮座帽2内部安装有握把6,轮座本体1表面设有支撑结构7,握把6圆弧面设有辅助结构8。
[0031]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支撑结构7和辅助结构8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32]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方案中:支撑结构7包括两个转动座71,两个转动座71与轮座本体1固定连接,转动座7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72,转动柱72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3,两个支撑架73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枪柄鱼竿,包括轮座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本体(1)一端安装有轮座帽(2),所述轮座本体(1)圆弧面滑动连接有轮座固定帽(3),所述轮座本体(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筒(4),所述螺纹筒(4)圆弧面螺纹连接有螺帽(5),所述螺帽(5)与轮座固定帽(3)抵接,所述轮座帽(2)内部安装有握把(6),所述轮座本体(1)表面设有支撑结构(7),所述支撑结构(7)包括两个转动座(71),两个所述转动座(71)与轮座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座(71)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72),所述转动柱(72)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73),两个所述支撑架(73)相对应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4),所述支撑板(74)呈矩形且表面开设有与轮座固定帽(3)相适配的半圆槽,所述支撑架(73)表面开设有卡槽(75),所述转动座(71)对应卡槽(75)位置固定连接有卡板(76),所述卡板(76)通过卡槽(75)与支撑架(73)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枪柄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76)截面呈“J”形,所述卡板(76)尺寸与卡槽(75)尺寸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枪柄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72)圆弧面套有卷簧(77),所述卷簧(77)两端分别与转动座(71)和转动柱(7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枪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尹礼芳朴炳旭肖宪付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华晟达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