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少强专利>正文

透气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778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透气鞋,涉及鞋的领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透气鞋设计和生产成本较大的问题。透气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部件的嵌设槽,所述第一排气槽和所述第二排气槽围成排气管道,所述第一气囊槽和所述第二气囊槽围成气囊腔,所述第一部件内还形成有排气腔,所述排气管道与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第一部件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排气腔的换气孔组,所述第一部件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气囊腔的进气孔,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气鞋


[0001]本申请涉及鞋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鞋。

技术介绍

[0002]鞋是便于人走路、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包括有皮鞋、运动鞋、布鞋、胶鞋等。人体脚底持续分泌汗液,由于持续承重(承载身体重量)和运动等原因,脚底汗液分泌较多,因生理原因,男性比女性汗液分泌多,青少年比老年和儿童汗液分泌多。而现代社会,鞋品多为皮鞋,休闲鞋,旅游鞋,运动鞋为主,布鞋拖鞋为辅,鞋底透气是一大难点。现有技术中多以鞋面打孔,网状鞋面,海绵质鞋垫等来提高透气性,而人体脚部最易出汗且不易蒸发的在脚底前部(前脚掌部位)50%
‑‑
30%区间内,以上透气的方法效果差,上述的鞋品多限制和抑制了脚底汗液的自然蒸发,致使75%的青年男性(12
‑‑
45岁)有脚汗脚臭,30%
‑‑
40%青年女性有脚汗脚臭。以12
‑‑
45的青年男性为例:因脚汗无法正常挥发,65%有严重的脚汗脚臭,25%
‑‑
35%有真菌感染的脚气(恶臭),8%
‑‑
15%因长期脚汗导致足廯,甲沟炎,脚趾沟糜烂,感染等,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0003]对此,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2221774089.3)公开一种透气鞋,包括鞋底和鞋面,透气鞋还包括透气组件,鞋底包括正面和反面,正面位于鞋底和鞋面围成的穿设空腔内,正面于脚后跟区域开设有气囊槽,正面于脚前掌区域开设有换气槽,正面于脚弓区域开设有排气槽,透气组件包括嵌设于气囊槽的弹性气囊、嵌设于换气槽的换气件和嵌设于排气槽的排气管。
[0004]上述透气鞋不但需要在鞋底开设气囊槽、换气槽和排气槽,还需要配置与之配合的弹性气囊、换气件和排气管才能实现换气,保持鞋的良好透气性,然而,现有鞋的款式随着人们喜好变化,每年甚至于每个季节都可能出现新款鞋,经常不断的更新换代,气囊槽、换气槽、排气槽、弹性气囊、换气件和排气管也会不断地改变形状和大小,需要重新在鞋底开模(开设气囊槽、换气槽和排气槽)和加工与之配合的透气组件(弹性气囊、换气件和排气管),这使得厂家设计和生产新款鞋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透气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透气鞋设计和生产成本较大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透气鞋,包括鞋底和连接于所述鞋底的鞋面,所述鞋底依次划分为:与脚后跟对应的脚后跟区域、与脚弓对应的脚弓区域和与脚前掌对应的脚前掌区域,所述鞋底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部件的嵌设槽,所述嵌设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排气槽和第一气囊槽,所述第一排气槽和所述第一气囊槽连通,所述第二部件的连接面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排气槽的第二排气槽和配合所述第一气囊槽的第二气囊槽;所述第二部件的连接面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嵌设槽的底壁,所述第一排
气槽和所述第二排气槽围成排气管道,所述第一气囊槽和所述第二气囊槽围成气囊腔,所述排气管道与所述气囊腔连通;所述第一部件内还形成有排气腔,所述排气管道与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第一部件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排气腔的换气孔组,所述第一部件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气囊腔的进气孔,所述排气管道的管壁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气端靠近所述气囊腔,出气端靠近所述排气腔,所述进气孔的孔壁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靠近所述第一部件的侧壁,出气端靠近所述气囊腔;所述排气腔位于所述脚前掌区域,所述气囊腔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脚后跟区域,另一部分位于所述脚弓区域;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均由弹性材料制成。
[0008]优选地,所述气囊腔为椭球形,所述第一气囊槽和所述第二气囊槽沿所述连接面对称,且椭球的长轴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部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排气管道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排气槽和所述第二排气槽沿所述连接面对称。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胶液。
[0010]优选地,所述换气孔组包括五个第一换气孔和多个第二换气孔,当脚穿所述透气鞋时,所述第一换气孔位于脚趾与所述脚前掌之间,多个第二换气孔位于所述脚前掌的正下方,五个所述第一换气孔与脚的五个脚趾一一对应,所述第一换气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换气孔的孔径。
[0011]优选地,所述进气孔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气囊槽,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部件的侧壁。
[0012]优选地,所述进气孔的孔壁连接有滤网。
[0013]优选地,所述弹性材料为EVA或TPU。
[0014]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0015]鞋底由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组成,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排气槽围成排气管道,第一气囊槽和第二气囊槽围成气囊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在行走的过程中,脚前掌和脚后跟交替与鞋底受力接触,当脚后跟挤压气囊腔时,气囊腔收缩,气囊腔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道吹入到排气腔内,并通过换气孔组吹出,在此过程中,第一单向阀使气流只能从气囊腔吹入到排气腔内,而不可以从排气腔吹入到气囊腔,第二单向阀避免气流从进气孔吹出鞋底,当脚后跟抬起时,气囊腔恢复原状,外界的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到气囊腔,第一单向阀可避免排气腔的空气涌入气囊腔,这样,随着人的行走,气囊腔不断吸入空气并向排气腔吹入空气,空气再通过换气孔组吹到前脚掌,使前脚掌保持干燥透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种鞋品不能使前脚掌部位保持良好透气性的问题;其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均由弹性材料制成,人的脚在行走过程中挤压鞋底,可以使气囊腔产生形变,以实现上述的换气过程,因此,可以替代现有技术中的透气组件,在加工时,只需要分别加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连接在一起即可,这样,节省了材料,减少了设计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
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0017]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气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气鞋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

A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气鞋的鞋底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鞋底;11、第一部件;111、嵌设槽;1111、第一气囊槽;1112、第一排气槽;1113、第一单向阀;1114、进气孔;112、气囊腔;113、排气管道;114、排气腔;115、换气孔组;1151、第一换气孔;1152、第二换气孔;12、第二部件;121、连接面;122、第二气囊槽;123、第二排气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鞋,包括鞋底和连接于所述鞋底的鞋面,所述鞋底依次划分为:与脚后跟对应的脚后跟区域、与脚弓对应的脚弓区域和与脚前掌对应的脚前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部件的嵌设槽,所述嵌设槽的底壁开设有第一排气槽和第一气囊槽,所述第一排气槽和所述第一气囊槽连通,所述第二部件的连接面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排气槽的第二排气槽和配合所述第一气囊槽的第二气囊槽;所述第二部件的连接面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嵌设槽的底壁,所述第一排气槽和所述第二排气槽围成排气管道,所述第一气囊槽和所述第二气囊槽围成气囊腔,所述排气管道与所述气囊腔连通;所述第一部件内还形成有排气腔,所述排气管道与所述排气腔连通,所述第一部件的顶面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排气腔的换气孔组,所述第一部件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气囊腔的进气孔,所述排气管道的管壁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气端靠近所述气囊腔,出气端靠近所述排气腔,所述进气孔的孔壁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气端靠近所述第一部件的侧壁,出气端靠近所述气囊腔;所述排气腔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强
申请(专利权)人:李少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