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医疗CT检测防置留针偏位的肢体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检测辅助器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医疗CT检测防置留针偏位的肢体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进行CT增强检查的受检者,需要在上肢留置输液针,连接高压注射器注入造影剂。检查时需要患者将双手举过头顶,一手的手掌托起另外一条手臂,保持手臂平直为了保持输液通畅,尤其是腕部、肘部留置输液针的,直至检查结束,整个过程大概需要5—10分钟。对患者受力手臂的体力消耗很大,部分患者尤其女性患者、年纪大的患者手臂力量不足,手臂弯曲还易造成输液针打折、脱出等情况,影响药物顺利注入,甚至出现造影剂外渗的风险。重新置入套管针,额外增加患者的痛苦及费用支出,影响患者的顺利检查。由于造影剂属于高渗性液体,如果造影剂外渗,穿刺处会肿胀、疼痛、甚至出现水泡、坏死等严重不良反应。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劳动强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适用于医疗CT检测的防置留针偏位的肢体固定结构,包括外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医疗CT检测的防置留针偏位的肢体固定结构,包括外衬部与内撑部,所述内撑部装入到外衬部中,所述外衬部上设置有供内撑部装入的开口,该开口上设置有封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部上设置有若干条状固定带、若干条状固定带一端等距离固定在外衬部一端上,若干条状固定带的另一端可用过固定部固定在外衬部的另一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CT检测的防置留针偏位的肢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部为软性且可跟随内撑部变形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CT检测的防置留针偏位的肢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衬部为布套或装有托玛琳液体的降温介质的袋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CT检测的防置留针偏位的肢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和部为装在开口处的拉链或魔术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医疗CT检测的防置留针偏位的肢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和部包含有限位片、若干限位凸柱;所述限位片与若干限位凸柱设置在开口处左右两端上,限位片的开度略小于开口长度,限位片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孔,限位凸柱等距离...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