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68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稻育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下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下侧面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分隔的空间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盘体四角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下侧设置有钩槽,所述吊杆靠近所述盘体一端内侧设置有六边柱槽,所述盘体四边侧均对称设置有扣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吊杆、钩槽和六边柱槽,使得育秧盘在需要升降调节时,升降挂钩可以挂在吊杆上,进而使得育秧盘得到有效固定,方便育秧盘的升降调节。方便育秧盘的升降调节。方便育秧盘的升降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育秧
,具体为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

技术介绍

[0002]水稻在插秧之前,需要将水稻种子进行育秧处理,保证水稻秧苗满足种植时的需求,提高秧苗成活率。水稻在育秧时,需要使用到育秧盘,可以将水稻秧苗进行盛放,保证秧苗成长到需求的高度,同时育秧盘还可以为水稻秧苗提供一定营养土壤,保证秧苗在插入稻田后的有效成活率。
[0003]经检索,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告号为CN201320586488.1公开水稻育秧盘,其中由于相邻两排钵之间设置有脊状结构,脊状结构能将两排钵体内种子按条形间隔开来,因此能在目前撒播条件下实现条形播种,在降低播量同时,使种子适当集中,播量降低和条形生长条件有利于健壮秧苗,健壮的秧苗有利于增加产量、改善水稻品质。
[0004]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一定不足,育秧盘在需要升降调节时,缺少有效的升降悬挂装置,进而使得育秧盘得不到有效固定,影响育秧盘的升降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克服了育秧盘在需要升降调节时,缺少有效的升降悬挂装置,进而使得育秧盘得不到有效固定,影响育秧盘的升降调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包括盘体,所述盘体下部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下侧面设置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分隔的空间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盘体四角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下侧设置有钩槽,所述吊杆靠近所述盘体一端内侧设置有六边柱槽,所述盘体四边侧均对称设置有扣手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盘体内底侧设置有分隔凸起,所述分隔凸起分隔有钵槽。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盘体与所述限位凸起为一体成型制成,所述钵槽的深度为30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钵槽为倒梯台型,所述透水孔内直径为5mm。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吊杆与所述盘体通过所述六边柱槽插接,所述加强肋宽度为3mm。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凸起高度为40mm,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加强肋为一体成型制成。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隔凸起上侧面到所述盘体上侧面高度为20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吊杆、钩槽和六边柱槽,使得育秧盘在需要升降调节时,升降挂钩可以挂在吊杆上,进而使得育秧盘得到有效固定,方便育秧盘的升降调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中限位凸起和盘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中吊杆的右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盘体;2、钵槽;3、扣手槽;4、限位凸起;5、吊杆;6、分隔凸起;7、加强肋;8、透水孔;9、钩槽;10、六边柱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3,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包括盘体1,盘体1下部设置有限位凸起4,限位凸起4下侧面设置有加强肋7,加强肋7分隔的空间上设置有透水孔8,盘体1四角设置有吊杆5,吊杆5下侧设置有钩槽9,吊杆5靠近盘体1一端内侧设置有六边柱槽10,盘体1四边侧均对称设置有扣手槽3。
[0021]本实施例中,盘体1内底侧设置有分隔凸起6,分隔凸起6分隔有钵槽2,钵槽2内可以为水稻种子的根系生长提供空间,分隔凸起6可以将相邻的水稻秧苗分隔开。
[0022]本实施例中,盘体1与限位凸起4为一体成型制成,钵槽2的深度为30mm,限位凸起4可以使得盘体1上下叠层放置时较稳定。
[0023]本实施例中,钵槽2为倒梯台型,透水孔8内直径为5mm,透水孔8可以使得水稻秧苗的根系有效吸收营养液,进而保证水稻秧苗的生长过程。
[0024]本实施例中,吊杆5与盘体1通过六边柱槽10插接,加强肋7宽度为3mm,加强肋7的设置,提高限位凸起4底侧面的强度,使得盘体1可以稳定抬起搬运。
[0025]本实施例中,限位凸起4高度为40mm,限位凸起4和加强肋7为一体成型制成。
[0026]本实施例中,分隔凸起6上侧面到盘体1上侧面高度为20mm,分隔凸起6的设置,可以使得秧苗的根系稳定在钵槽2内生长发育,在主根系上部的区域,可以形成连片的根系网,使得秧苗形成一整体。
[0027]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盘体1放置在营养池内,钵槽2内放入水稻种子和营养土,使得水稻可以发芽生长,水稻秧苗主根系的上部可以形成连片的根系网,使得水稻秧苗可以形成一片,方便秧苗盘的搬运,在需要将盘体1进行升降调节时,将升降挂钩挂在吊杆5的钩槽9上,进而使得升降设备可以带动盘体1升降调节。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包括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下部设置有限位凸起(4),所述限位凸起(4)下侧面设置有加强肋(7),所述加强肋(7)分隔的空间上设置有透水孔(8),所述盘体(1)四角设置有吊杆(5),所述吊杆(5)下侧设置有钩槽(9),所述吊杆(5)靠近所述盘体(1)一端内侧设置有六边柱槽(10),所述盘体(1)四边侧均对称设置有扣手槽(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内底侧设置有分隔凸起(6),所述分隔凸起(6)分隔有钵槽(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升降式水稻育秧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1)与所述限位凸起(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时
申请(专利权)人:娄底市正浩富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