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及射流雾化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068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包括第一三通元件,第一三通元件第一端与空气进气口连通,第二端与氧气进气口连通,第三端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气泵的出气口与空气加热器的进口连通;空气加热器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空气加热器的出口经过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三通的第一端连通,第二三通的第二端与泄气口连通,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用于接入射流雾化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的雾化机气路重新设计,使其气源变为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氧气浓度可调,同时,加入加温模块,使气流温度可调,更适合临床应用。避免了患者接受雾化治疗时,只能选择空气或者纯氧治疗的不利局面,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对氧气的需求来调节。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对氧气的需求来调节。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对氧气的需求来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及射流雾化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射流雾化机及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雾化治疗是目前成人和小儿急慢性呼吸道疾病治疗的常用方法,常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症等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相对于全身用药,雾化吸入具有以下优点:1.气道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强;2.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上皮和平滑肌细胞,起效快;3.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剂量极小,全身副作用小;4.相比口服用药,药物不经肝脏代谢,不存在首过效应;5.药品配制、应用方便。由于当前雾化机、制氧机等家用医疗设备的普及,雾化治疗不但可在医院中开展,也可在家庭使用。因此,雾化治疗应用非常广泛。
[0003]目前常用的雾化治疗方法有以下三种,射流雾化、超声雾化和振动筛孔雾化。三种雾化方式通过不同的手段使药物溶液形成气溶胶。射流雾化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雾化吸入治疗方式。射流雾化治疗时,药物溶液放置在雾化罐中,利用高速气流通过雾化罐的中央细管时,在文丘里效应作用下药液被吸入管道,随高速气流被撞击成微滴,形成气溶胶,在患者吸气时进入气道内发挥治疗作用。因此,高速气流是产生药物气溶胶的关键动力。目前射流雾化采用高压空气或氧气作为驱动。高压空气由雾化机产生。雾化机的主要构造为空气压缩泵,吸入周围空气,通过泵的作用形成流速恒定(一般约为6

7L/min)的高速气流,通过与吸氧管口径大小相似的出口输出,通过导管连接雾化罐,使气流导入雾化罐制造药物气溶胶(见图2)。
[0004]其缺点在于:1)雾化机输出的是空气,氧气浓度为21%,而呼吸道疾病患者往往存在缺氧,需要补充额外氧气。而雾化吸入的过程往往需要15

20分钟,如无法提高氧气浓度,对缺氧患者,存在风险;2)雾化机输出的空气温度为室温,受到环境温度影响大,而冷空气可刺激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支气管,造成支气管痉挛,而发生不良反应。
[0005]另一种常见的高速气流来源为中央供氧的经墙壁管路的高压氧气,主要是在医院中使用。该方法使用时,可利用表头和湿化罐调节墙壁高压氧的流量,使其输出流量在5

6L/min左右时即可连接雾化罐,开展雾化治疗。其缺点在于:1)仅能在医院环境中使用;2)高速气流为纯氧,氧气消耗大,对于存在II型呼吸衰竭的慢阻肺、哮喘等患者来说,存在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的风险;3)气流温度同样为室温,容易诱发支气管痉挛。
[0006]综上可知,现有的射流雾化或采用空气或采用高压氧气,而无法对于氧气的浓度和温度进行调节,最终造成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及射流雾化机,通过对现有的雾化机气路重新设计,使其气源变为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氧气浓度可调,同时,加
入加温模块,使气流温度可调,更适合临床应用。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包括第一三通元件,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一端与空气进气口连通,第二端与氧气进气口连通,第三端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空气加热器的进口连通;空气加热器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出口经过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三通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的第二端与泄气口连通,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用于接入射流雾化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二端设有第二电磁阀。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三通元件与气泵之间的气路上设有过滤装置。
[0012]优选的,所述气泵与空气加热器之间的气路上设有氧浓度传感器。
[0013]优选的,所述泄气口设有第四电磁阀。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三通的第三端设有第三电磁阀。
[0015]优选的,所述气泵输出恒定的气流流量为6

7L/min。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作为控制中心的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获取氧浓度传感器的数值,并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度;同时通过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数值调节空气加热器的启停。
[0017]一种射流雾化机,采用上述的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通过对现有的雾化机气路重新设计,使其气源变为空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氧气浓度可调,同时,加入加温模块,使气流温度可调,更适合临床应用。避免了患者接受雾化治疗时,只能选择空气或者纯氧治疗的不利局面,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病情对氧气的需求来调节。
[0020]2)氧气来源为低压氧气,可由高压氧气转换而来,也可由家用制氧机提供,适用于医院、家庭等不同场景,使用范围大。
[0021]3)气体温度可控,可避免冷空气刺激对气道的不良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射流雾化机的原理示意图(现有技术)。
[0023]图2是射流雾化机的示意图(现有技术),其中(a)是雾化器本体,(b)是雾化器连接示意。
[0024]图3是本技术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的气路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示意图。
[0026]图中,1.药液杯托架,2.连接器,3.过滤片盖(内装有过滤片),4.电源开关,5.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8]本技术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不涉及对射流雾化机本身的改造,而是对于进入射流雾化机的气流引导进行的优化。
[0029]本技术通过改变雾化机的气路,气源由原来的空气改变为空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保留原有的活塞式气泵来提供高速气流,输出恒定的气流流量(6

7L/min),增加气流调节和检测元件使其具备可调节氧气浓度和温度的功能,如图3所示。
[0030]参见图3,一种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包括第一三通元件,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一端与空气进气口连通,第二端与氧气进气口连通,第三端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空气加热器的进口连通;空气加热器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出口经过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三通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的第二端与泄气口连通,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用于接入射流雾化器。
[0031]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
[0032]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二端设有第二电磁阀。
[0033]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三通元件与气泵之间的气路上设有过滤装置。
[0034]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气泵与空气加热器之间的气路上设有氧浓度传感器。
[0035]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泄气口设有第四电磁阀。
[0036]在此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通元件,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一端与空气进气口连通,第二端与氧气进气口连通,第三端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泵的出气口与空气加热器的进口连通;空气加热器内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空气加热器的出口经过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三通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二三通的第二端与泄气口连通,第二三通的第三端用于接入射流雾化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一端设有第一电磁阀。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元件第二端设有第二电磁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元件与气泵之间的气路上设有过滤装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流雾化机气流引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林见敏宋元林杜春玲陈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