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61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肛管引流装置。该肛管引流装置包括:存储袋体(10),用于收集并存储粪便,其上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上设置有透气膜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引流管体(20),连接于存储袋体(10)的顶部,用于将粪便引导至存储袋体(10);所述引流管体(20)的管径大于8mm,设有可套于肛管的肛管连接端(21);存储袋体(10)的底部设有导出通道(30),导出通道(30)为上下开口的条状袋体,导出通道(30)的宽度大于30mm,导出通道(30)配设有用于临时封闭导出通道(30)的密封部件(40),密封部件(40)与导出通道(30)之间采用非螺纹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使粪便引流的过程变得相对轻松而顺利,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肛管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A61M1/00用于转移体液的器械
,具体为一种肛管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肠癌术后会通过肛管将粪便引流至体外,临床实务中,医护人员常用一次性引流袋接引从肛管导出的粪便,当一次性引流袋中积蓄一定量的稀便后,通过一次性引流袋底部的导出口将稀便引出至便盆。现有技术中上述的方式具有如下不足:(1)一次性引流袋的引流管管径一般为6

8mm,当稀便中的含固量增大时,容易导致堵塞;(2)一次性引流袋的导出口较小,导致将稀便引出至便盆的时间较长,使得稀便气味会长时间污染病房空气;(3)一次性引流袋的导出口一般通过螺纹帽密封,将螺纹帽转开引出稀便时,稀便容易沾染到操作人员的双手,所以稀便导出引流袋的操作并不便利;(4)肛管内常有气体排出,导致一次性引流袋发生胀袋现象,气体积累在引流袋体内对稀便通过引流管进入引流袋体产生阻力。
[0003]对于临床实务中的上述不足,现有技术零散地给出了部分解决方法。
[0004]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15688916 U公开了一种有利于大便失禁患者粪便引流装置,位于其引流袋顶部的导管内径为1厘米,减少了导管发生堵塞的概率。位于其引流袋底部的导流管内设置带有顶盖的密封柱,密封柱与导流管仍采用螺纹方式。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16908774 U公开了一种粪便引流袋,其包括用于收集粪便的袋体和与袋体相连的引流管,袋体或引流管上设有排气孔,排气孔处设有隔水透气薄膜,隔水透气薄膜上设有活性炭吸附片。该方案由于排气孔的设置,满足病人排气的需要,能有效过滤臭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肛管引流装置,可将肠癌术后的病人粪便顺利地从肛管引入存储袋体,积累一定量后再从存储袋体便利而快速地导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肛管引流装置,包括:存储袋体,用于收集并存储粪便,其上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上设置有透气膜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引流管体,连接于存储袋体的顶部,用于将粪便引导至存储袋体;所述引流管体的管径大于8mm,设有可套于肛管的肛管连接端;存储袋体的底部设有导出通道,导出通道为上下开口的条状袋体,导出通道的宽度大于30mm,导出通道配设有用于临时封闭导出通道的密封部件,密封部件与导出通道之间采用非螺纹连接方式。
[0008]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技术构思在于:在存储袋体的前端,扩大了引流管体管径,即扩大了稀便的通道,使其可以适应更高含固量的粪便;其次,透气孔的增设使得肛管内排出的气体能及时存储袋体,也不易对稀便的顺利落下产生阻碍;两者的配合使粪便可顺利地从肛管引入存储袋体阶段。在存储袋体的后端,将现有技术中内径较小的管路改为宽度大于30mm
的导出通道,使得粪便可以快速排出;导出通道为条状袋体,通过折叠后由密封部件实现临时密封,摒弃了螺纹连接方式,将粪便从存储袋体导出时,打开密封部件后再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条状袋体慢慢展开,则冲出的粪便不易污染到操作人员的双手。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孔位于存储袋体的上部,并偏离存储袋体的竖直中线。该方案可减少稀便与透气孔直接接触的概率。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肛管连接端为一弹性管体,可扣于肛管的端部。使用时,将弹性管体扣在肛管的端部即可实现引流管体与肛管的连接。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肛管连接端的孔径为12mm,肛管连接端配设有用于将肛管连接端箍紧于肛管的卡箍。肛管端部外径一般为10mm左右,本方案将肛管连接端的孔径设置得稍大于肛管端部的外径,肛管连接端可轻松套于肛管的端部,再用卡箍将引流管体与肛管牢固连接。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管体上设置有支管,支管与引流管体的连接处靠近肛管连接端。当稀便中含固量增加导致引流管体发生堵塞时,可从支管实施冲洗,起到疏通引流管体的作用。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通道在其底部设有缩口部,缩口部的宽度不小于20mm。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通道上设置有方便将导出通道折叠的折叠痕。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件为设置于导出通道顶部两侧的密封条带,两个密封条带之间通过粘扣带连接。导出通道折叠后由密封条带实现固定,使导出通道处于截留状态。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件为夹持体。作为密封条带的可替代方案,导出通道折叠后由夹持体将其夹持实现固定,夹持体独立配设,可反复使用,有利于减少肛管引流装置的生产成本。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出通道的外部设有一通道护套,导出通道为柔性材料制成,导出通道的底端露出于通道护套的底端。存储袋体内的粪便从导出通道导出,导出通道的端部不断与粪便之间接触,导出完毕后将操作人员将导出通道塞入通道护套,将再对通道护套实施折叠后固定,则粪便不易污染通道护套的外壁。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实用的优点,使粪便引流的过程变得相对轻松而顺利,有利于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存储袋体;11、透气孔;20、引流管体;21、肛管连接端;22、卡箍;23、支管;30、导出通道;31、缩口部;32、折叠痕;40、密封部件;50、挂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该方案所述的肛管引流装置,其主体为用于收集并存储粪便的存储袋
体10,材质为聚氯乙烯。存储袋体10的顶部具有挂环50,存储袋体10的表面标记有刻度线。存储袋体10上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位于存储袋体10的上部,并偏离存储袋体10的竖直中线。透气孔11上设置有透气膜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具体的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 216908774 U,此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0025]存储袋体10具有位于其顶部的引流管体20,引流管体20长度为500mm,用于将粪便引导至存储袋体10。引流管体20设有可套于肛管的肛管连接端21。引流管体20的管径为10mm,与肛管端部外径基本保持一致。但肛管连接端21的孔径增大为12mm,将肛管连接端21套于肛管端部后,用卡箍22将引流管体20与肛管牢固连接。引流管体20上还设置有带密封帽的支管23,支管23与引流管体20的连接处靠近肛管连接端21。支管23主要用于冲洗或取样。
[0026]存储袋体10的底部设有导出通道30,材质与存储袋体10一致并与存储袋体10一体成型。导出通道30的长度为60mm,宽度为50mm。导出通道30为上下开口的条状袋体并突出于存储袋体10之外。条状袋体的顶部与存储袋体10的内部连通,条状袋体的底部设有缩口部31,缩口部31的底部宽度为2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肛管引流装置,包括:存储袋体(10),用于收集并存储粪便,其上设有透气孔(11),透气孔(11)上设置有透气膜层和活性炭吸附层;引流管体(20),连接于存储袋体(10)的顶部,用于将粪便引导至存储袋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体(20)的管径大于8mm,设有可套于肛管的肛管连接端(21);存储袋体(10)的底部设有导出通道(30),导出通道(30)为上下开口的条状袋体,导出通道(30)的宽度大于30mm,导出通道(30)配设有用于临时封闭导出通道(30)的密封部件(40),密封部件(40)与导出通道(30)之间采用非螺纹连接方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11)位于存储袋体(10)的上部,并偏离存储袋体(10)的竖直中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连接端(21)为一弹性管体,可扣于肛管的端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管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连接端(21)的孔径为12mm,肛管连接端(21)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