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散热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451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辅助散热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包括箱体、若干个固定在箱体内侧的隔离板、以及固定设置在箱体底部内侧的温控装置,若干个所述隔离板将在箱体内分隔形成多个隔离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温控装置检测到热量异常后,可开启第一电机工作,由第一电机带动各封挡板转动,并可根据热量高低改变各封挡板转动角度,可辅助散热,随着热量的降低,第一电机驱使各封挡板反转,当热量减少至正常范围内后,封挡板恢复初始状态,即第二散热口完全被封闭,可减少非散热时灰尘进入箱体内,实现对配电箱内温度的智能调控,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集成方式增加散热负担使散热口难以将热量急速排出的问题。使散热口难以将热量急速排出的问题。使散热口难以将热量急速排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散热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箱
,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散热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通常用电建筑中会设置强电配电箱和弱电配电箱,一般都是将强电配电箱和弱电配电箱分开设置的,而强电配电箱和弱电配电箱之间需要采用电线连接,容易导致电线外露,并不安全,并且因为要安装两个配电箱,安装复杂,成本较高,还造成了空间的浪费。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智能化的一体化配电箱成为主流。一体化配电箱集成交流输入配电、直流输出配电、监控单元、整流模块在一个柜体内的方式,具有结构紧凑、简洁的优势。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820577102.3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配电箱,包括:箱体和隔离板,隔离板设置有两块,隔离板将箱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隔离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分别位于隔离腔室的两端;第一腔室装配强电系统模块,第二腔室装配弱电系统模块,强电系统模块和弱电系统模块之间设有连接线,两隔离板上设有走线孔,连接线容置于隔离腔室内。该配电箱通过将强电系统模块和弱电系统模块均设置在一体化配电箱内,装配电箱时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散热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包括箱体(1)、若干个固定在箱体(1)内侧的隔离板(5)、以及固定设置在箱体(1)底部内侧的温控装置(7),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隔离板(5)将在箱体(1)内分隔形成多个隔离室,所述箱体(1)的左侧面开设有与各隔离室对应的第一散热口(2),所述隔离板(5)的左侧与箱体(1)的内壁固定,而右侧与箱体(1)内壁留出一段空间,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与该空间对应的第二散热口(3),所述第二散热口(3)内设置能够根据箱体(1)内热量情况进行打开的封口部件(4),所述箱体(1)内位于第二散热口(3)所处位置设置有驱动装置(6)、以及在驱动装置(6)驱使下对打开的封口部件(4)进行清理的气动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散热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部件(4)包括第一电机(44)、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封挡板(41)、以及分布在若干个封挡板(41)两侧端角处的第一固定条(42)与第二固定条(43),所述第一固定条(42)与第二固定条(43)均和若干个封挡板(41)相铰接,所述第一电机(44)固定嵌设于第二散热口(3)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44)的输出轴端与位于最上方封挡板(41)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封挡板(41)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定位轴(46),所述定位轴(46)与第二散热口(3)内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散热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封挡板(41)均倾斜设置,且顶面均固定有密封条(4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散热的智能一体化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61)、两个平行设置的固定板(63),两个所述固定板(63)与箱体(1)内壁固定且分别位于第二散热口(3)的上下侧,且与箱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梦莹熊文锋王欣怡郭晓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迪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