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及其杀菌除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388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及其杀菌除味装置,该杀菌除味装置其能够向目标环境释放用于杀菌除味的离子风,包括壳体和电极组,壳体内具有空腔,其上具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部环境的排风口,电极组设置于空腔,配置成通电以产生所述离子风,离子风通向排风口的气流路径上设置有催化涂层,催化涂层配置成受热后具有催化活性,以催化分解至少部分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降低用户“臭氧中毒”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及其杀菌除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冰箱的杀菌除味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及其杀菌除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因而越来越愿意买很多食物放置在冰箱中,冰箱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用电器之一。
[0003]但是将大量食物存放在冰箱中后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用户可能会忘记冰箱中存放有某些食物,导致食物过期造成浪费。储物空间中过期变质的食物会散发腐烂难闻的气味,影响整个储物空间的空气环境。储物空间较差的空气环境也会导致其他未变质的食物也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腐烂变质的食物会滋生大量细菌,导致用户的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开启冰箱门体后储物空间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向目标环境释放离子风的杀菌除味装置,以实现杀菌消毒。
[0005]本技术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分解至少部分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
[0006]本技术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利用用于支撑接收电极的支架加热接收电极,进而加热催化涂层,以恢复催化涂层的催化活性。
[0007]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菌除味装置,其能够向目标环境释放用于杀菌除味的离子风,包括:壳体,其内具有空腔,其上具有连通空腔与外部环境的排风口;电极组,设置于空腔,配置成通电以产生离子风;其中,离子风至排风口的气流路径上设置有催化涂层,催化涂层配置成受热后具有催化活性,以催化分解至少部分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
[0008]可选地,电极组还包括:至少一个激发电极和一个接收电极,接收电极位于靠近排风口的一侧,激发电极间隔地位于接收电极背离排风口的一侧,电极组配置成使激发电极与接收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并利用电势差产生离子风。
[0009]可选地,接收电极上具有允许离子风通过的网孔;催化涂层直接涂覆于接收电极的表面和/或网孔的内壁。
[0010]可选地,杀菌除味装置还包括:支架,设置于接收电极背离排风口的一侧,以固定接收电极,支架配置成通电以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涂敷于接收电极上的催化涂层,进而使催化涂层具备催化活性。
[0011]可选地,接收电极上具有允许离子风通过的网孔;杀菌除味装置还包括:催化模块,其上具有催化蜂窝,设置于接收电极与排风口之间,并使其催化蜂窝与至少部分网孔相对;且催化涂层设置于催化模块的表面和/或催化模块的蜂窝表面。
[0012]可选地,催化模块为陶瓷或者金属;且,催化模块配置成通电以产生热量,并将热
量传递至涂敷于接收电极上的催化涂层,进而使催化涂层具备催化活性。
[0013]可选地,催化模块与接收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cm。
[0014]可选地,杀菌除味装置还包括:紫外灯,设置于空腔,配置成开启时发出的紫外光照射在催化涂层,以消除经过从催化涂层的臭氧。
[0015]可选地,杀菌除味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配置成检测目标环境的空气湿度;控制电路,配置成控制催化涂层的热源开关,与湿度传感器电连接,以根据目标环境的空气湿度通断热源开关。
[0016]特别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项的杀菌除味装置。
[0017]本技术的杀菌除味装置,由于壳体内具有空腔,其上具有连通空腔与外部环境的排风口,电极组设置于空腔,通电以产生离子风,离子风至排风口的气流路径上设置有催化涂层,催化涂层配置成受热后具有催化活性,可以在离子风排出排风口的之前分解掉至少一部分伴随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从而控制进入外部环境中臭氧含量,避免对外部环境中过度杀菌,并降低用户“臭氧中毒”的风险。
[0018]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杀菌除味装置,接收电极上具有允许离子风通过的网孔,催化涂层直接涂覆于接收电极的表面和/或网孔的内壁,也即催化涂层处于离子风通向排风口的气流路径上,支架设置于接收电极背离排风口的一侧,以固定接收电极,支架配置成通电以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涂敷于接收电极上的催化涂层,进而使催化涂层具备催化活性。
[0019]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0]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1]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的截面图;
[0023]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的分解图,其隐去了壳体;
[0025]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0026]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内胆与杀菌除味装置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技术首先提供了一种杀菌除味装置10,可以利用高压放电、高温催化净化,有效消除细菌和异味,保障用户食品安全的同时有效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9]参见图1至图3,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10的示意图,图
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10的截面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10的原理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杀菌除味装置10还可包括壳体100和电极组200。壳体100其内部限定有空腔,其上具有连通空腔与外部环境的多个排风口112a。电极组200设置于空腔内,配置成通电以产生离子风。
[0030]具体地,该电极组200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激发电极210和一个接收电极220,接收电极220位于靠近排风口112a的一侧,激发电极210间隔地位于接收电极220背离排风口112a的一侧。电极组200配置成使激发电极210与接收电极220之间产生电势差,并利用电势差产生促使与进入空腔的空气分子碰撞并从多个排风口112a排出的离子风。
[0031]进一步地,该壳体100还可开设有多个进风口124c,外部环境中的空气可由进风口124c进入空腔内,然后受到离子风的净化后从排风口112a排入外部环境中,形成循环气流,从而实现了消除外部环境的细菌和异味。
[0032]参见图5,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杀菌除味装置10的控制原理示意图。该杀菌除味装置10还可包括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出),该控制电路产生激发电极210和接收电极220之间电势差,以直流、交流或脉冲控制激发电极210和接收电极220的开关以及切换正负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菌除味装置,其能够向目标环境释放用于杀菌除味的离子风,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具有空腔,其上具有连通所述空腔与外部环境的排风口;电极组,设置于所述空腔,配置成通电以产生所述离子风;其中,所述离子风通向所述排风口的气流路径上设置有催化涂层,所述催化涂层配置成受热后具有催化活性,以催化分解至少部分伴随所述离子风产生而生成的臭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还包括:至少一个激发电极和一个接收电极,所述接收电极位于靠近所述排风口的一侧,所述激发电极间隔地位于所述接收电极背离所述排风口的一侧,所述电极组配置成使所述激发电极与所述接收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并利用所述电势差产生离子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极上具有允许所述离子风通过的网孔;所述催化涂层直接涂覆于所述接收电极的表面和/或所述网孔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除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设置于所述接收电极背离所述排风口的一侧,以固定所述接收电极,所述支架配置成通电以产生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涂敷于所述接收电极上的所述催化涂层,进而使所述催化涂层具备催化活性。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睿龙刘浩泉衣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