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流速的防回流静脉输液器
[0001]本技术涉及静脉输液器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流速的防回流静脉输液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静脉输液方法是把装在瓶中或输液袋中断液体悬挂在高处,利用重力的作用使液体通过输液皮管流入静脉内,流量的大小由安放在皮管上的夹子来进行手工调节,调节的指标是看滴管中的滴速快慢;
[0003]但是这种夹子方式的调节只能单独起到调节流速的作用,若是输液瓶以及皮管内均没有药液后,由于负压的作用,人体的血液会出现倒流现象,对患者具有一定的伤害,严重者会造成死亡,因此在输液中,多会让患者自主看管并进行呼叫护士换药,但还是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特别是患者睡着,因此现设计一种可调节流速的防回流静脉输液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流速的防回流静脉输液器,以解决上便于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血液回流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流速的防回流静脉输液器,包括主体结构、夹持结构以及限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活动安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流速的防回流静脉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1)、夹持结构(2)以及限流结构(3),所述夹持结构(2)活动安置于主体结构(1)上,所述限流结构(3)固定安置于主体结构(1)内;所述主体结构(1)包括主体外壳(11)、第一夹爪(12)、太阳能板组(13)、显示屏(14)、控制键(15)、蓄电池(16)以及控制板(17);所述主体外壳(11)为矩形盒体结构,且主体外壳(11)左端前侧壁开设有与左侧壁相连通的翻转口,所述主体外壳(11)左侧壁靠近后端中心部位处开设有收纳口,且后侧壁设置有充电口,所述第一夹爪(12)为L型结构,所述第一夹爪(12)一端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11)左侧壁上,且位于收纳口后侧中心部位处,所述第一夹爪(12)另一端右侧壁开设有第一弧形槽,且第一夹爪(12)另一端左侧壁开设有与前后两侧壁贯通的卡槽,并第一夹爪(12)另一端后侧壁开设有卡柱槽,所述太阳能板组(13)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11)右端上壁,所述显示屏(14)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11)左端上壁,且位于靠近后端部位处,所述控制键(15)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11)上壁,且位于显示屏(14)前侧,所述蓄电池(16)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11)内下壁,且位于右端中心线前侧,并分别与显示屏(14)以及太阳能板组(13)通过导线相连,所述控制板(17)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11)内下壁,且位于左端中心线前侧,并分别与蓄电池(16)以及显示屏(14)电性相连;所述夹持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艳,张金平,陈文海,陈治宇,曹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治宇医疗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