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涉及蓝藻的一种生态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导致各地蓝藻频繁暴发,造成水生动植物死亡、生 态环境破坏,饮用水安全和人体健康受到威胁,严重影响周边城市的社会经济(如投资 业、水产业、旅游业)发展。目前,蓝藻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在治理的水域 放养食草动物,如鲢鱼等鱼类,由于水质的污染,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鱼类无法正常生长,形不成大量种群,难以控制大规模爆发的蓝藻;二是在蓝藻爆发的 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吸附水体中藻类和营养物质,抑制藻类过量繁殖,如水葫卢、水花 生、水草等。但水生植物繁殖快,必须经常打捞,在量上加以控制,否则又会产生另一 种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三是机械打捞法,用人力将蓝藻捞出。这种方法费工、费时, 而且打捞出的蓝藻处理不好的话还会污染到其他的水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林基藻池,以克服传统的处理模式造成的费 工、费时、投入成本高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林基藻池,包括如下步骤(1) 在2月上旬 3月中旬,根据蓝藻爆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林基藻池,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2月上旬~3月中旬,选择在水体北面或西北面的低洼地挖深变成水池,做成南北方向的藻池。挖出的泥堆放在水池的四周为地基,抬高台田,降低地下水位。基和池的比例为6比4,6分为基,4分为 池。基上种树,池蓄蓝藻。 (2)3月中下旬,选择胸径3~5cm的柳树、池杉、落羽杉、枫杨、榉树、乌桕、蓝果树等耐水湿树种,带土球挖好,按2.5米×2.5米的株行距、树穴大小0.4米×0.4米×0.4米~0.6米×0.6米×0.6米挖穴 栽植,树木栽好后往水池内引入富含蓝藻的水流或人工辅助引蓄蓝藻,使漂浮水面的蓝藻顺着风向流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琴,张纪林,宋建法,钱洪涛,祁力言,徐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