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92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包括软管以及安装在软管上的扭簧;其特征是所述扭簧上设有固定端、分别与固定端相连接的夹持端和夹紧端;所述软管上设有若干个耳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夹持端和夹紧端本身的弹性分别夹持在软管的两端,对软管进行夹紧,推动夹紧端使其变形,使夹持端和夹紧端均向外张开,对软管松开,从而便于对软管的夹紧止水和松开恢复软管通畅;通过夹持端和夹紧端向外张开拉动软管上的耳环结构,耳环结构拉动软管的夹紧处即时复原张开,恢复软管通畅,从而便于液体的正常通过。于液体的正常通过。于液体的正常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


[0001]本技术涉及止水夹
,具体是指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

技术介绍

[0002]止水夹种类很多,在生活中各个领域应用很广,常需要应用止水夹对软管内流动的液体进行止水操作,现有的技术中,原有结构的止水夹长时间在光照或是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软管夹紧,软管内因外界高温的影响,内部的温度也会进一步升高,容易对软管的内壁产生微溶,或是软管使用在污水的环境下,污水内的成分无法确定,污水内的一些物质会与软管的内壁发生反应,导致软管内壁腐蚀微溶,到最后软管在夹紧状态下相接触的软管内壁处容易相互粘黏,导致止水夹松开时,软管的夹紧部位很难复原或是复原的很慢,从而影响软管内液体的正常通过,进一步影响软管的正常使用。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出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包括软管以及安装在软管上的扭簧;其特征是所述扭簧上设有固定端、分别与固定端相连接的夹持端和夹紧端;所述软管上设有若干个耳环结构。
[0005]作为优选,所述耳环结构对称设置在软管上。
[0006]作为优选,所述扭簧上的固定端与夹持端和夹紧端为一体式结构。
[0007]作为优选,所述夹紧端上还设有推力端。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夹持端和夹紧端相交错设置。
[0009]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端由扭簧的中间段缠绕若干圈而成。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夹持端和夹紧端本身的弹性分别夹持在软管的两侧,对软管进行夹紧,推动夹紧端使其变形,使夹持端和夹紧端均向外张开,对软管松开,从而便于对软管的夹紧止水和松开恢复软管通畅;
[0011]通过夹持端和夹紧端向外张开拉动软管上的耳环结构,耳环结构拉动软管的夹紧处即时复原张开,恢复软管通畅,从而便于液体的正常通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例说明:1软管;101耳环结构;2扭簧;201固定端;202夹持端;203夹紧端;204推力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6]参阅附图1

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包括软管1以及安装在软管1上的扭簧2;其特征是所述扭簧2上设有固定端201、分别与固定端201相连接的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所述软管1上通过热熔焊接或者通过粘结剂粘结安装有若干个耳环结构101;通过利用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本身的弹性分别夹持在软管1的两侧,对软管1进行夹紧,推动夹紧端203使其变形,使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均向外张开,对软管1松开,从而便于对软管1的夹紧止水和松开恢复软管1通畅;通过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向外张开拉动软管1上的耳环结构101,耳环结构101拉动软管1的夹紧处即时复原张开,恢复软管1通畅,从而便于液体的正常通过。
[0017]参阅附图1

2所示,所述耳环结构101对称设置在软管1上;所述扭簧2上的固定端201与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夹紧端203上还设有推力端204;所述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相交错设置;所述固定端201由扭簧2的中间段缠绕若干圈而成;利用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本身的弹性分别穿过软管1与耳环结构101之间,对软管1进行夹紧,对推力端204施加推力,推动夹紧端203使其变形,使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均向外张开,对软管1松开,从而便于对软管1的夹紧止水和松开恢复软管1通畅。
[0018]本技术中当软管需要止水时,首先将扭簧2的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分别穿过位于软管1两侧的软管1与耳环结构101之间,通过扭簧2自身的弹性对软管1进行夹紧,软管1的夹紧部位受到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向内的挤压力而变形使两侧的软管1内壁相接触,从而实现对软管1的夹紧止水;
[0019]当软管1不需要进行止水时,操作人员对推力端204施加推力,推力端204推动夹紧端203运动并使其变形,使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均向外张开,软管1当没有了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的挤压力,软管1的夹紧部位开始复原,当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向外张开至耳环结构101时,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向外张开拉动软管1上的耳环结构101,耳环结构101拉动软管1的夹紧处复原张开后将止水夹从软管1上拆卸即可,恢复软管1通畅,使液体的正常通过。
[0020]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包括软管(1)以及安装在软管(1)上的扭簧(2);其特征是所述扭簧(2)上设有固定端(201)、分别与固定端(201)相连接的夹持端(202)和夹紧端(203);所述软管(1)上设有若干个耳环结构(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环结构(101)对称设置在软管(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结构的止水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葛路彬石喆亮甄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达仪器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