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氧一体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膜氧一体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制药厂、化工厂和食品加工厂等企业所产生的工业废水具有明显特点,即通常其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需氧量)、氨氮及总氮浓度很高,废水水质、水量变化往往也较大。针对这些特点,企业通常采用A/O(Anoxic/Oxic)+MBR(Membrane Bioreactor)处理工艺,即缺氧好氧工艺法+膜生物反应器,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0003]但是很多企业迫于现实问题,能够用于建造污水处理设施的场地十分有限,实际所建造的缺氧池、好氧池和MBR反应池等,很难满足企业实际的污水处理需求,导致处理后的企业污水难以达标;另外,由于采用A/O+MBR生化法处理工艺,对于COD浓度高的污水,处理效率较低,也是导致企业污水处理后仍难以达标的原因之一,尤其当企业污水排放量大时,处理后的水中COD及氨氮会明显高于排放标准。
[0004]因此,优化COD、氨氮及总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氧一体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氧池、A/O反应池、膜氧一体反应器、药剂速混罐、芬顿反应罐、絮凝池和沉淀池;所述废水的输水管道连通至所述脱氧池的进水口,所述脱氧池与所述A/O反应池相连通,所述A/O反应池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膜氧一体反应器的底部进水口,所述膜氧一体反应器的下部为好氧池二,所述膜氧一体反应器的上部吊装有MBR膜组,所述MBR膜组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药剂速混罐,所述药剂速混罐连接有用于芬顿反应的药剂供给端,所述药剂速混罐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芬顿反应罐,所述芬顿反应罐的出水端连通至所述絮凝池的进水口,所述絮凝池的出水口连通至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所述沉淀池的侧壁上部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沉淀池的侧壁底部开设有排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氧一体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池呈圆形,所述脱氧池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侧壁上部;所述A/O反应池包括均呈环形的缺氧池和好氧池一,所述缺氧池环绕设置于所述脱氧池外周,所述脱氧池与所述缺氧池之间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连通口一;所述好氧池一环绕设置于所述缺氧池外周,所述缺氧池与所述好氧池一之间的侧壁上部开设有连通口二,所述好氧池一的出水口设置于其底部,且所述好氧池一的出水口与所述膜氧一体反应器的进水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氧一体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速混罐包括药剂速混罐一和药剂速混罐二,所述芬顿反应罐包括芬顿反应罐一和芬顿反应罐二;所述膜氧一体反应器内的MBR膜组的出水端与所述药剂速混罐一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药剂速混罐一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侧壁底部,所述药剂速混罐一的出水口开设于其侧壁上部,所述药剂速混罐一的出水口与所述药剂速混罐二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药剂速混罐二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侧壁上部,所述药剂速混罐二的出水口开设于其侧壁底部,且所述药剂速混罐二的出水口与所述芬顿反应罐一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芬顿反应罐一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侧壁底部,所述芬顿反应罐一的出水口开设于其侧壁上部,所述芬顿反应罐一的出水口与所述芬顿反应罐二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芬顿反应罐二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侧壁上部,所述芬顿反应罐二的出水口开设于其侧壁底部,且所述芬顿反应罐二的出水口与所述絮凝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絮凝池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侧壁底部,所述絮凝池的出水口开设于其侧壁上部,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开设于其侧壁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膜氧一体化废水深度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池顶部设置有加药口一,所述加药口一连接有葡萄糖药剂供给端,所述好氧池一顶部设置有加药口二,所述加药口二连接有纯碱药剂供给端;所述缺氧池内的底部设置有射流器一,所述缺氧池的侧壁上部开设有循环水出口一,所述循环水出口一连通至所述射流器一的进水口,且所述循环水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扬扬,谷乾,韩丽辉,张嘉恒,刘振航,袁春立,孟泓杉,邹纯洁,常鑫,陈天灼,武龙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夏旭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