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76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设置在口罩主体两侧的一对挂耳,两个所述挂耳分别与口罩主体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口罩主体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四角处均设置有紧扣,所述中层四角处均设置有与紧扣扣合的底扣,所述中层设置有过滤层,所述中层侧壁设置有两个自封条,两个所述自封条对称设置在过滤层上下两端,所述内层外侧设置有两个与自封条配合的自封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过滤层可以随时更换进行杀菌消毒,实现重复使用,保证了使用者的健康,节约了资源能源,调节套的设置能够便于根据用户的脸型去调整挂耳的长度,从而对口罩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口罩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口罩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这种高效医用口罩疏水透气性强,对微小带病毒气溶胶或有害微尘的过滤效果显著但不能有效过滤PM10和PM2.5,总体过滤效果良好,所用材料无毒无害佩戴舒适,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佩戴防护口罩能够阻断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及保护人员健康的有效手段。
[0003]目前市场上的抗菌过滤口罩基本为一次性口罩,不可反复使用,使用成本较高,且由于为一次性使用口罩,抗菌功能维持时间较短,口罩内部易被呼气打湿造成潮湿状态,对气溶胶等空气中颗粒的长期阻隔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抗菌功能维持时间较短,不可反复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设置在口罩主体两侧的一对挂耳,两个所述挂耳分别与口罩主体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口罩主体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外层四角处均设置有紧扣,所述中层四角处均设置有与紧扣扣合的底扣,所述中层设置有过滤层,所述中层侧壁设置有两个自封条,两个所述自封条对称设置在过滤层上下两端,所述内层外侧设置有两个与自封条配合的自封槽,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通过封线缝制有两个吸汗棉,两个所述吸汗棉设置在中层的上下两端。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挂耳上均套设有调节套,所述调节套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性环,所述挂耳穿过两个所述弹性环。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套为弧状设置,所述调节套由硅胶材料制成。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层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折线,所述外层外侧呈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弧线。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底部靠近封线处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通过不干胶进行自粘。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层由熔喷布制成,所述中层为无纺布制成,所述内层由热风无纺布制成。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的材质为天然橡胶或合成树脂制成的海绵薄片,所述海绵薄片的厚度设置为0.1—0.3mm。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层顶部位于鼻梁部分设置有鼻梁条,所述鼻梁条为聚烯烃树脂材料制成。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其一,本技术的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能够对过滤层可以随时更换进行光动力杀菌消毒,实现重复使用,极大地提高口罩的利用效率,保证了使用者的健康,延长了口罩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资源能源。
[0015]其二,本技术的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调节套的设置能够便于根据用户的脸型去调整挂耳的长度,从而对口罩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能够适应不同头围的人,避免对耳朵造成压伤。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抗菌口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口罩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为口罩主体的剖面图,
[0020]图4为图3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1]图5为中层的后视图;
[0022]附图标记:1、口罩主体;2、挂耳;21、调节套;22、弹性环;3、外层;31、紧扣;32、折线;33、弧线;4、中层;41、底扣;42、过滤层;43、自封条;5、内层;51、开口;52、鼻梁条;53、自封槽;6、吸汗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以及设置在口罩主体1两侧的一对挂耳2,两个所述挂耳2分别与口罩主体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口罩主体1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层3、中层4和内层5,所述外层3由熔喷布制成,所述中层4为无纺布制成,所述内层5由热风无纺布制成,最外层3采用熔喷布层,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结构蓬松、抗褶皱能力好,中层4采用无纺布层,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是通过将纤维直接通过物理方法黏合在一起,其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等优点,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可以混入银离子纤维,这样使其还具备有杀菌的功能,从而提高抗菌口罩的过滤效率,内层5采用亲肤材料即可,可以选用ES热风无纺布进行制作;
[0025]所述外层3四角处均设置有紧扣31,所述中层4四角处均设置有与紧扣31扣合的底扣41,通过将层的紧扣31和中层4的底扣41扣合能够将外层3与中层4进行固定,所述外层3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折线32,所述外层3外侧呈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弧线33,折线32用于对准鼻子的部位,以调整口罩的佩戴位置,并且便于折叠,两个弧线33的其中一个弧线33沿着用户眼部的下方向靠近耳部的方向延伸,另一个弧线33向用户一侧下巴靠近耳部的方向延
伸,能够避让用户下颚,紧贴用户下嘴唇的下部,在用户脸颊的下部向靠近耳部的方向延伸,具有严密的包裹性和密闭隔离性,也使得口罩主体1的边缘能够与使用者脸部更贴合,防止外界细菌进入口罩内层5接触口鼻,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0026]所述中层4设置有过滤层42,所述过滤层42由PTFE纳米滤膜制成,所述过滤层42的厚度设置为0.1—0.3mm,采用PTFE(聚四氟乙烯)纳米滤膜作为过滤层42,能够有效隔离病毒,过滤效果不受汗水、潮湿等因素影响,更适合夏季易出汗情况和潮湿环境使用,使用完毕后可将中层4取出后,在中层4和内层5表面均喷上光敏剂,然后通过光照灯照射进行光动力杀菌消毒,保证了使用者的健康,延长了口罩的使用寿命,节约了资源能源。
[0027]所述中层4侧壁设置有两个自封条43,两个所述自封条43对称设置在过滤层42上下两端,所述内层5外侧设置有两个与自封条43配合的自封槽53,通过将自封条43与自封槽53扣合,使中层4的另一侧能够与内层5固定,同时自封条43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使内层5与使用者脸部之间产生一定间隙,提高透气性,减少使用者的压痕和不适,所述内层5底部靠近封线处设置有开口51,所述开口51处通过不干胶进行自粘,使得过滤层42可以随时更换,实现重复使用,极大地提高口罩的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且可以长时间佩戴和使用,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动力抗菌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以及设置在口罩主体(1)两侧的一对挂耳(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挂耳(2)分别与口罩主体(1)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口罩主体(1)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外层(3)、中层(4)和内层(5),所述外层(3)四角处均设置有紧扣(31),所述中层(4)四角处均设置有与紧扣(31)扣合的底扣(41),所述中层(4)设置有过滤层(42),所述中层(4)侧壁设置有两个自封条(43),两个所述自封条(43)对称设置在过滤层(42)上下两端,所述内层(5)外侧设置有两个与自封条(43)配合的自封槽(53),所述外层(3)与内层(5)之间通过封线缝制有两个吸汗棉(6),两个所述吸汗棉(6)设置在中层(4)的上下两端,在中层(4)和内层(5)表面均喷上光敏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动力抗菌口罩,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挂耳(2)上均套设有调节套(21),所述调节套(21)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弹性环(22),所述挂耳(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