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动组件及吸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76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动组件及吸水装置。摆动组件包括:转动结构,开设有贯通其相对两端的安装孔;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和凸设于第一固定部表面的第二固定部;第二固定部穿设于安装孔中,并与转动结构转动连接;以及复位结构,具有弹性恢复力,且两端分别连接转动结构和第二固定部;其中,转动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第二固定部的周向转动,并带动复位结构发生弹性变形;复位结构能够在外力撤离后,带动转动结构复位。本申请提供的摆动组件能够辅助吸水扒发生转动复位。生转动复位。生转动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动组件及吸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清洁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摆动组件及吸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洗地机在各个领域的使用已较为普遍,尤其在一些车站、码头、机场、车间、仓库、学校、医院、饭店以及卖场等具有广阔硬质地面的场所,以机械代替人力的清洁理念已深入人心。通常,洗地机包括清水箱,污水箱,刷盘,吸水扒以及电瓶等;其中,清水箱用于储存并向刷盘供给清水,刷盘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清洗地面;吸水扒通常设置于洗地机沿行进方向的后方,并贴合地面设置或与地面间隔预定高度设置,以吸收地面的污水。
[0003]目前,为使吸水扒在安装过程中或者使用过程中保持左右平衡,通过摆臂和旋转螺栓等结构的配合,使吸水扒能够左右转动微小角度。
[0004]但是,前述吸水扒在行驶至凹凸不平的路面时或在洗地机转弯后,发生水平方向的转动并偏离准直状态,进而影响其吸收污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动组件及吸水扒,旨在解决吸水扒发生转动后如何复位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方面,提供一种摆动组件,包括:
[0008]转动结构,开设有贯通其相对两端的安装孔;
[0009]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部和凸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表面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并与所述转动结构转动连接;以及
[0010]复位结构,具有弹性恢复力,且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和所述第二固定部;<br/>[0011]其中,所述转动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周向转动,并带动所述复位结构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复位结构能够在所述外力撤离后,带动所述转动结构复位。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结构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周侧面,并使其至少一末端连接所述转动结构。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簧的两个末端至少部分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内壁的相应部位凸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夹设于两所述末端之间;所述卡接部能够于所述转动结构的转动过程中,至少抵接其中一所述末端,并在所述外力撤离后被相应的所述末端带动复位。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周向限位结构,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连接部和止挡部;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周侧面,所述止挡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所述卡接部能够转动至抵接所述止挡部并停止转动。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设置有两,两所述止挡部分别位于所述卡接部的两侧。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轴向限位结构和第二轴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轴向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轴向限位结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周侧面,并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扭簧能够固定夹设于所述第一轴向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轴向限位结构之间。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轴承,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周侧面呈圆柱状设置,所述安装孔的两端均形成有轴承孔,任一所述轴承孔中均收容有一所述轴承;任一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周侧面以使所述转动结构能够绕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周向转动。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连杆结构;任一所述连杆结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结构;任一所述连杆结构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固定结构的方向倾斜预定角度。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动组件还包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另一端连接任一所述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压紧结构产生弹性变形;所述压紧结构能够朝背离所述连杆的转动方向压紧所述连杆,并于所述外力撤离时驱动所述连杆复位至呈所述预定角度设置。
[0020]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吸水装置,包括如所述的摆动组件,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吸水扒;所述吸水扒连接所述转动结构,并具有能够抽吸液体的吸水口。
[002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固定部转动穿设于转动结构的安装孔内,使转动结构能够绕第二固定部的周向旋转;具有弹性恢复力的复位结构同时连接第二固定部和转动结构,使得复位结构能够在转动结构的转动过程中发生弹性形变,并在外力撤离后带动转动结构复位至初始位置。其中,转动结构能够连接吸水扒,设置转动结构的初始位置以使吸水扒处于行进路线上的准直位置;吸水扒在爬越路障或转向过程中,能够绕第二固定部的周向适应性地转动;且吸水扒越障之后或者转向完成后,能够在复位结构的作用下复位至初始的准直位置。综上,本申请解决了吸水扒发生转动后如何复位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示范性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摆动组件的爆炸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摆动组件的装配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的摆动组件的主视图;
[0026]图4为图3中A方向的剖视图;
[0027]图5为图3中B方向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复位结构的立体结构图;
[0029]图7为图5中C方向的剖视图;
[0030]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摆动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0031]图9为图8所示的摆动组件的爆炸图;
[0032]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吸水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33]图11为图10所示的吸水装置的爆炸图。
[0034]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5]100、摆动组件;10、转动结构;11、安装孔;12、卡接部;13、第一支架;20、固定结构;21、第一固定部;22、第二固定部;221、安装槽;30、复位结构;31、末端;40、周向限位结构;41、连接部;411、第一凸起;42、止挡部;43、插接部;50、第一轴向限位结构;60、第二轴向限位结构;61、第二凸起;70、轴承;71、轴承盖;80、连杆结构;81、第二支架;83、第三支架;90、压紧结构;91、压紧部位;92、尾端;200、吸水装置;210、吸水扒;211、吸水口;212、螺纹孔;213;万向轮组件;220、螺栓;801、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7]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结构(10),开设有贯通两端的安装孔(11);固定结构(20),所述固定结构(20)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中,并与所述转动结构(10)转动连接;以及复位结构(30),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转动结构(10)和所述固定结构(20);其中,所述转动结构(1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固定结构(20)的周向转动,并带动所述复位结构(30)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复位结构(30)能够在所述外力撤离后,带动所述转动结构(10)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结构(30)为扭簧,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固定结构(20)的周侧面,并使其至少一末端(31)抵接所述转动结构(1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的两个末端(31)至少部分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11)内壁的相应部位凸设有卡接部(12),所述卡接部(12)夹设于两所述末端(31)之间;所述卡接部(12)能够在所述转动结构(10)的转动过程中,至少抵接其中一所述末端(31),并在所述外力撤离后被相应的所述末端(31)带动复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摆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100)还包括周向限位结构(40),所述周向限位结构(40)包括连接部(41)和止挡部(42);所述连接部(41)连接于所述固定结构(20)的周侧面,所述止挡部(42)凸设于靠近所述固定结构(20)的一端;所述卡接部(12)能够转动并抵接所述止挡部(42)后,停止转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摆动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限位结构(40)靠近所述固定结构(20)的一侧设有对称的第一凸起(411),所述第一凸起(411)与所述固定结构(20)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动组件(100),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锋刘洲郑锐锋王玉恒张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璇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