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因应碳中和作业的产线化微藻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配合碳中和作业的产线化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因应碳中和作业的产线化微藻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碳排放是现代工业发展下难以避免的污染危害,其中又以二氧化碳的占比最多,针对人类各种活动所产生的碳排量,现下国际间的协议大多都是以减少碳排量为主要的趋势,以求在兼顾发展的前提下,仍以永续经营为终极目标。据此,现今针对各种含有碳排的废气处理,大多都是将其中的碳成分以二氧化碳的型式分离后,再针对二氧化碳施行封存或者其他相关处置。其中,考虑到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受限于土地利用,例如封存于地层中的常见处置也无法完全避免对土壤的影响,于是仍难以有关键性的突破,无法成为主要的二氧化碳处置方式。因此,若排除单纯的封存处理,目前针对二氧化碳的处置,已逐渐朝向利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处理为主流趋势,通过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而行光合作用的基本生态,能确实因应碳中和的需求而产生氧气,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处置方式。
[0003]在评估各类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效率下,近年来大多是采用可养殖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因应碳中和作业的产线化微藻处理系统,适用于连接于能导入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捕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因应碳中和作业的产线化微藻处理系统包含:养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适用于容纳培养用水而培育所述微藻的培养腔,及连通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腔下游的旋风筒分离器,所述旋风筒分离器用于将自所述至少一个培养腔导入的含有初始浓度的所述微藻的所述培养用水分离至少一部分,并输出所述微藻浓度高于所述初始浓度的待处理料;及浓缩单元,连接于所述养殖单元,并包括界定出具有用于导入所述待处理料的导入口及位于所述导入口相反侧的导出口的运作空间的机体、设置于所述运作空间且用于承接自所述导入口导入的所述待处理料的流体床、连通于所述运作空间底部与所述至少一个培养腔间并用于将所述待处理料导回所述至少一个培养腔的回流管、设置于所述流体床下方并用于对所述运作空间导入向上气流而将所述待处理料的水分向上导引的气流模块,及安装于所述机体并用于将高温气流由上而下地导入所述运作空间,借此烘干在所述流体床的所述待处理料的部分水分而自所述导出口输出以提高所述微藻浓度的含藻溶液的除水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因应碳中和作业的产线化微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单元的所述流体床具有以自所述导入口往所述导出口的延伸方向呈向下倾斜的上孔板,及位于所述上孔板下方且与所述上孔板同向倾斜的下孔板,所述上孔板具有多个呈贯通状的孔洞,所述下孔板具有多个呈贯通状且孔径小于每一个所述孔洞的针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因应碳中和作业的产线化微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床的所述上孔板具有沿所述延伸方向依序排列,且与水平面所夹的倾斜角逐渐变小的第一上段、第二上段,及第三上段,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