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952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位于单片机右侧且一端延伸至壳体右侧的卷线机构,所述单片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有NFC模块,所述壳体的左侧套设有配件模块。该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具备检测效率高、便携性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连接检测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检测仪器通过插头等方式与配件形成接触型检测,该种方式需要检测一件连接一件,十分繁琐,并且检测设备通常只采用手绳与检测人员连接,不能随意调节挂绳长度或挂绳使用方式,不够便捷,从而容易导致检测人员在机房校验配件模块时无意间将检测设备遗失,不够便携的问题。够便携的问题。够便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
,具体为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伪,是指为防止以假冒为手段,对未经商标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复制或伪造和销售他人产品所主动采取的一种措施,通常通过扫描二维码登录商家的验证官网进行验证真伪,现有的配件防伪检测技术,一般为核对厂家PIN码,或是采用专业检测仪器与配件进行连接检测。
[0003]现有的连接检测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检测仪器通过插头等方式与配件形成接触型检测,该种方式需要检测一件连接一件,十分繁琐,并且检测设备通常只采用手绳与检测人员连接,不能随意调节挂绳长度或挂绳使用方式,不够便捷,从而容易导致检测人员在机房校验配件模块时无意间将检测设备遗失,不够便携,故而提出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具备检测效率高、便携性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连接检测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检测仪器通过插头等方式与配件形成接触型检测,该种方式需要检测一件连接一件,十分繁琐,并且检测设备通常只采用手绳与检测人员连接,不能随意调节挂绳长度或挂绳使用方式,不够便捷,从而容易导致检测人员在机房校验配件模块时无意间将检测设备遗失,不够便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位于单片机右侧且一端延伸至壳体右侧的卷线机构,所述单片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有NFC模块,所述壳体的左侧套设有配件模块;
[0008]所述卷线机构包括卷线轴,所述卷线轴与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且右端延伸至壳体的右侧,所述卷线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壳体内部的线盘,所述线盘的外侧缠绕有一端穿过并延伸至壳体下方的挂绳,所述挂绳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壳体外侧的挂扣,所述卷线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侧与壳体的内腔左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推动弹簧,所述卷线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帽,所述卷线轴与线盘之间设有同一个卷簧,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卷线轴外侧且与线盘右侧相适配的刹车片。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按压卷线机构并拉动挂绳调整至合适长度,并通过挂钩与外界壳用挂接点挂接,或是调整挂钩与挂绳组装呈环形与人体挂接,提高便携性,检测时,通过配件模块与壳体的组装并通过NFC模块读取配件模块内的RFID标签验
证真伪,实现无接触检测,提高检测效率
[0010]该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具备了检测效率高、便携性好的优点。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2]进一步,所述壳体呈圆柱形设置,所述壳体的底部卡接有电池壳,所述壳体为阶梯轴状设置,所述壳体的左侧直径小于右侧直径,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挂绳相适配的绳孔。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预设绳孔便于挂绳自由收缩。
[0014]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单片机上下两侧的卡接机构,两个所述卡接机构均包括底壳,两个所述底壳均与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底壳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的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壳体内部滑动连接且一端延伸至壳体外侧的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相背一侧均呈圆弧形设置,且均与配件模块的内侧接触。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卡接机构的设置,可以提高配件模块与壳体的连接牢固性。
[0016]进一步,所述配件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与NFC模块相适配的RFID标签,所述配件模块内部设有可与外界主机无线传输的超高频RFID模组,所述超高频RFID模组为KLM900超高频UHF

RFID读写器模块。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与NFC模块相适配的RFID标签,能够使配件自由读取配件模块的标签信息检测真伪,同时配件模块内的超高频RFID模组,能够实现与配件模块与外界主机的超高频无线连接传输信息的功能。
[0018]进一步,所述单片机为ESP32

D0WD

V3,所述单片机的右端设有电源接口,所述壳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与电池壳相适配的插入孔,所述电源模块通过电源接口与单片机电连接,所述插入孔的直径与电源模块的直径相适配。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源接口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便于实现脱离固定电源操作,便于提高环境适用性。
[0020]进一步,所述挂扣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挂绳右侧的挂钩孔,所述挂扣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挂绳左侧的挂环孔,所述挂环孔为可开合设置,所述挂钩孔和挂环孔的内径均与挂绳的直接相适配,所述按压帽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呈弧形设置的橡胶垫。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橡胶垫材质较软,同时耐磨性较高,能够在提供良好的耐磨性的同时,提高按压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挂环孔与挂扣连接结构仰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壳体与配件模块连接结构正视图。
[0026]图中:1、壳体;2、单片机;3、卷线机构;301、卷线轴;302、线盘;303、挂绳;304、挂扣;305、挡板;306、推动弹簧;307、按压帽;4、NFC模块;5、配件模块;6、电池壳;7、卡接机构;701、底壳;702、复位弹簧;703、卡块;8、电源接口;9、电源模块;10、挂钩孔;11、挂环孔;12、
橡胶垫;13、刹车片;14、绳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中,由图1

4给出,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本技术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2,壳体1的内部设有位于单片机2右侧且一端延伸至壳体1右侧的卷线机构3,单片机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NFC模块4,壳体1的左侧套设有配件模块5;
[0029]卷线机构3包括卷线轴301,卷线轴301与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且右端延伸至壳体1的右侧,卷线轴3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壳体1内部的线盘302,线盘302的外侧缠绕有一端穿过并延伸至壳体1下方的挂绳303,挂绳30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壳体1外侧的挂扣304,卷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单片机(2),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有位于单片机(2)右侧且一端延伸至壳体(1)右侧的卷线机构(3),所述单片机(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NFC模块(4),所述壳体(1)的左侧套设有配件模块(5);所述卷线机构(3)包括卷线轴(301),所述卷线轴(301)与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且右端延伸至壳体(1)的右侧,所述卷线轴(30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位于壳体(1)内部的线盘(302),所述线盘(302)的外侧缠绕有一端穿过并延伸至壳体(1)下方的挂绳(303),所述挂绳(303)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壳体(1)外侧的挂扣(304),所述卷线轴(30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挡板(305),所述挡板(305)的左侧与壳体(1)的内腔左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推动弹簧(306),所述卷线轴(3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按压帽(307),所述卷线轴(301)与线盘(302)之间设有同一个卷簧,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卷线轴(301)外侧且与线盘(302)右侧相适配的刹车片(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圆柱形设置,所述壳体(1)的底部卡接有电池壳(6),所述壳体(1)为阶梯轴状设置,所述壳体(1)的左侧直径小于右侧直径,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与挂绳(303)相适配的绳孔(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配件防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对称设置在单片机(2)上下两侧的卡接机构(7),两个所述卡接机构(7)均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邱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