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CU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455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ICU护理床,属于ICU护理技术领域,包括床架组件和床垫组件,所述床架组件和床垫组件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簧组和两限位缓冲垫,所述弹簧组包括若干弹簧,任一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床架组件连接,其另一端和床垫组件可拆卸连接,两所述限位缓冲垫对称设置于床架组件顶面边缘处,所述床垫组件和两限位缓冲垫的之间预留有间隔,所述两限位缓冲垫构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放置有担架组件,所述担架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伸缩杆;其兼顾患者上下床舒适性的同时患者转移效率高。移效率高。移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CU护理床


[0001]本技术属于ICU护理
,具体涉及一种ICU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增长以及老龄化趋势愈加明显,医疗护理领域作为老弱病残关怀的主要手段,重要性也随之提高,因此,人们对医疗设备的人性化、舒适性以及抢救时的便捷性的要求也在逐渐增高,ICU护理设备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0003]ICU,即(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随着医疗护理学科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组织管理架构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专门针对危重病患者而集中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以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因此,ICU通常配备多种医疗护理设备,如ICU护理床;需要进入ICU的患者通常具备身患重病导致上下床不便且随时需要转移的特点,而传统的护理床上,通常需要移动患者本身以将患者转移到目标位置,这会耽搁抢救时间的同时会加剧患者的疼痛感;同时ICU的患者通常身负较多伤痛,在高度固定后,患者上下床时只有床垫自身的弹性作为患者和床架之间的缓冲,使得上下床时患者和床架之间的碰撞较为剧烈,加剧患者的疼痛感和不便,上下床时舒适性较差,且转移效率较低,而针对此,现有公开的一种技术方案为在床体和床垫之间添加轴向可变的弹簧以增加床垫和床体之间的缓冲空间,但此种方法并未兼顾患者转移效率,且单一的缓冲结构无法兼顾充足的缓冲空间和病床倾斜角度的限制;另一种技术方案为在床垫和床架之间开设滑槽和担架装置,但此种方案未能兼顾患者上下床的舒适性,为此,需要一种兼顾患者上下床舒适性和转移效率的ICU护理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ICU护理床,具有兼顾患者上下床舒适性和转移效率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ICU护理床,包括床架组件和床垫组件,所述床架组件和床垫组件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簧组和两限位缓冲垫,所述弹簧组包括若干弹簧,任一所述弹簧的一端和床架组件连接,其另一端和床垫组件可拆卸连接,两所述限位缓冲垫对称设置于床架组件顶面边缘处,所述床垫组件和两限位缓冲垫的之间预留有间隔。
[0007]通过独立设置的弹簧使得床垫组件可根据患者的重心位置变化而朝变化方向倾斜,同时弹簧组使其和床垫组件共同压缩,相比于单独的床垫结构可提供更大的缓冲空间,同时避免患者身体在上下床过程中和床垫边缘顶压造成伤痛。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限位缓冲垫构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放置有担架组件,所述担架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伸缩杆。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缓冲垫包括支撑条和缓冲条,所述支撑条和床架组件连接,所述缓冲条设置于支撑条上方。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垫组件和弹簧组连接处配合设置有弹簧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垫组件底面配合担架组件开设有担架槽。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担架组件两端通过连接杆连接,两所述连接杆的外侧都设有拉伸把手。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伸缩杆的两端各自设有一握持把手。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通过独立设置的弹簧使得床垫组件可根据患者的重心位置变化而朝变化方向倾斜,同时弹簧组使其和床垫组件共同压缩,相比于单独的床垫结构可提供更大的缓冲空间,同时避免患者身体在上下床过程中和床垫边缘顶压造成伤痛;
[0016](2)通过将床垫组件设置为和弹簧组可拆卸连接且放置有担架组件,无需将患者从ICU护理床上移出即可完成患者的转移。
附图说明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剖面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担架组件的示意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图中:1、床垫组件;2、床架组件;3、弹簧;4、限位缓冲垫;41、缓冲条;42、支撑条;5、伸缩杆;51、拉伸把手;52、握持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4]请参阅图1

3,一种ICU护理床,包括床架组件2和床垫组件1,床架组件2和床垫组件1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弹簧组和两限位缓冲垫4,弹簧组包括若干弹簧3,任一弹簧3的一端和床架组件2连接,其另一端和床垫组件1可拆卸连接;ICU的患者通常身负较多伤痛,在上下床时,一般的床仅通过床垫本身的形变充当缓冲空间,在床垫缓冲空间耗尽后,患者与床之间即发生硬性碰撞,此时会加剧患者的痛苦程度,因此,ICU护理床需要更大的缓冲空间,在患者需要躺上床时,弹簧组和床垫组件1共同压缩,相比于单独的床垫结构可提供更大的缓冲空间,同时,为避免患者身体在上下床过程中和床垫边缘顶压造成伤痛,本实施例中,弹簧组包括四个弹簧3,四个弹簧3分布在床架上靠近四个角附近,在上下床时,四个独立设置的弹簧3使得床垫组件1可根据患者的重心位置变化而朝变化方向倾斜,避免患者在上下床过程中和床垫边缘顶压造成伤痛,同时可确保在患者驱使床垫组件1倾斜至任意角度时,都有弹簧3辅助床垫进行缓冲。
[0025]设置可独立伸缩的四个弹簧3虽然可以进一步增大缓冲空间同时使床垫组件1配合患者的动作进行倾斜,但是需要对倾斜角度进行限制,否则倾斜角度过大易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缓冲组件还包括两限位缓冲垫4,两限位缓冲垫4对称设置于床架组件2顶面边缘处,本实施例中,两限位缓冲垫4均略短于床架顶面的长边,且对称设置于长边的边缘处,床垫组件1在自然状态下和两限位缓冲垫4之间预留有间隔,通过设置限位缓冲垫4,且在床垫组件1和两限位缓冲垫4之间设置一定的间隔,在床垫组件1倾斜角度超过一定值时和缓冲垫相抵,兼顾角度限位功能和缓冲功能。
[0026]需要ICU护理床的患者往往身患重病,上下床较为不便,同时身体状况高度不稳定,随时需要从ICU转移至其他病房进行紧急治疗,而将患者从ICU护理床上转移至运输工具时,不仅会花费额外的时间,也会加剧患者的痛苦程度,为做到无需将患者从ICU护理床上移出即可完成患者的转移,两限位缓冲垫4构成容纳槽,容纳槽中放置有担架组件,担架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伸缩杆5;弹簧3将床垫组件1顶起形成容纳槽,需要转移患者时,可将手伸入容纳槽中,然后将由伸缩杆5组成的担架组件拉出,随后操作者将两伸缩杆5提起,即可将躺有患者的床垫组件1抬离床架组件2,无需患者离床便可进行下一步的转移操作。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CU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组件(2)和床垫组件(1),所述床架组件(2)和床垫组件(1)之间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簧组和两限位缓冲垫(4),所述弹簧组包括若干弹簧(3),任一所述弹簧(3)的一端和床架组件(2)连接,其另一端和床垫组件(1)可拆卸连接,两所述限位缓冲垫(4)对称设置于床架组件(2)顶面边缘处,所述床垫组件(1)和两限位缓冲垫(4)之间预留有间隔;所述两限位缓冲垫(4)构成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放置有担架组件,所述担架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伸缩杆(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CU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垫(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