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99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包括激光管组件、耦合滤光装置、尾纤、尾纤固定片、调节螺栓、底座和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结构可以使反射光完全脱离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的内部空间,排除了光纤端面的反射光对激光管组件的干扰,并设置了滤光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获得更稳定、更纯净的激光光源。更纯净的激光光源。更纯净的激光光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器和光纤耦合器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是一种结合了尾纤、耦合透镜和激光管组件的器件,其作用是将激光管组件产生的激光耦合进光纤并通过尾纤输出,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激光测量和化学分析等领域。这种模组的优点是结构紧凑、耦合效率高,缺点是无法有效避免反射光进入激光管组件进而对激光管组件的出光造成干扰,且没有滤光的结构和功能,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解决该器件中激光在光纤端面延光轴反射的问题,避免反射光进入激光管组件,可以使激光管组件的输出更加稳定;在该器件中设置滤光的结构以滤除激光管组件自带的杂散光,可以获得更加纯净的激光输出。目前,避免反射光进入激光管组件的有效方法是使反射光偏离光轴。具体包括:将光纤与光轴呈一定角度放置;将光纤端面与径向呈一定夹角研磨;将激光管组件与光轴呈一定夹角放置;将耦合透镜与径向呈一定夹角放置。现有的专利均采用上述一个方式或多个方式的组合,以使光纤端面的反射光偏离光轴。但是上述方法并未能使反射光完全脱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管组件(1)、耦合滤光装置(2)、尾纤(3)、尾纤固定片(4)、底座(6)和调节机构、固定机构;所述的耦合滤光装置(2)包括激光净化滤光片(8)、铝合金垫环(9)、耦合透镜(10)、挡光压环(11)和镜片底座(12);在镜片底座(12)的底部依次放置激光净化滤光片(8)、铝合金垫环(9)、耦合透镜(10)和挡光压环(11);在底座(6)内部依次放置耦合滤光装置(2)和激光管组件(1),激光管组件(1)头部和耦合滤光装置(2)底部接触;所述激光管组件(1)头部通过调节机构固定,激光管组件(1)尾部通过固定机构固定;所述的尾纤(3)端面的外侧为金属保护壳(13),与光轴方向平行放置,通过底座(6)上的所述调节机构进行调节和固定;所述的金属保护壳(13)的端面与径向存在预设的夹角;所述的尾纤(3)的金属保护壳(13)穿过尾纤固定片(4)并固定在其上,所述的尾纤固定片(4)与底座(6)外表面贴合,所述的尾纤固定片(4)设有中心孔,所述的尾纤固定片(4)上设置有镂空结构;所述激发滤光片(8)用于对所述激光管组件(1)出射的激光先进行滤光,所述耦合透镜(10)用于将滤光后的激光汇聚到光纤端面上;光纤端面的反射光发生基于所述的金属保护壳(13)的端面与径向存在预设的夹角的偏折后照射到挡光压环(11)的外表面上,所述挡光压环(11)用于对反射光再次发生反射,并通过尾纤固定片(4)的镂空结构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底座(12)为圆柱形结构,内部延轴向进行变径的镂空,底部圆孔直径为6

8mm,中部圆孔直径9

11mm,顶部螺纹圆孔直径12

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耦合激光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净化滤光片(8)与激光管组件(1)的中心波长相同,半波带宽2

20nm;所述的耦合透镜(10)直径10mm,数值孔径为0.3

0.7,且至少一个表面镀有光学增透膜,增透的波段包含激光管组件(1)中心波长;所述的挡光压环(11)通过一侧的螺纹与镜片底座(12)连接,并对耦合透镜(10)、铝合金垫环(9)和激光净化滤光片(8)施加作用力;所述的挡光压环(11)的另一侧为内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逸耿旭辉关亚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