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及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漏电保护
,尤其是指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泄漏电流检测类的插头结构,是目前生活中逐渐增多的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生活、公共环境等的用电安全。目前的泄漏电流检测电路结构,多数还是需要在输出线路上设置互感器以及与互感器配合的各类芯片控制结构,虽然能够达到漏电检测以及断电的目的,但是互感器的体积大、占用空间也大,因此会导致插头的重量、体积都增大的问题,且由于电路结构多,导致控制电路板上的线路更复杂,设计麻烦,生产复杂,生产效率也较低,且成本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及其装置,无需设置互感器的结构,通过连接的S1感应端和S2感应端来作为漏电感应的信号,有驱动模块来控制开关模块的通和断,进而控制断路器的工作,实现泄漏电流的检测以及断电的目的,线路布局更简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及其装置,包括输入端子L、输入端子N、输出端子LO和输出端子NO,还包括主开关S、驱动模块、开关模块以及断路器,所述驱动模块设置有S1感应端和S2感应端,S1感应端与S2感应端信号连接;所述输入端子L通过主开关S与所述输出端子LO连接,所述输入端子N通过主开关S与所述输出端子NO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子LO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S1感应端和S2感应端之间是否连接的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包括输入端子L、输入端子N、输出端子LO和输出端子NO,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开关S、驱动模块、开关模块以及断路器,所述驱动模块设置有S1感应端和S2感应端,S1感应端与S2感应端信号连接;所述输入端子L通过主开关S与所述输出端子LO连接,所述输入端子N通过主开关S与所述输出端子NO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子LO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S1感应端和S2感应端之间是否连接的信号来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开和关;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子LO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断路器的一电压端连接,所述断路器的另一电压端与所述输出端子NO连接,所述断路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主开关S的控制端连接并用于控制主开关S的通和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开关管Q1的一开关端与所述断路器的一电压端连接,开关管Q1的另一开关端与所述输出端子LO连接,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2的一开关端与所述断路器的一电压端连接,开关管Q2的另一开关端与所述输出端子LO连接,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开关管Q3、电阻R5、电阻R7、电阻R9、电阻R11、电阻R10、二极管D7以及二极管D6;电阻R7的一端通过二极管D6与输出端子LO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9与开关管Q3的一开关端连接,开关管Q3的另一开关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管Q3的控制端依次通过二极管D7、电阻R11后与输出端子NO连接,电阻R5的两端分别与断路器的一电压端和开关管Q3的另一开关端连接;S1感应端通过电阻R10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S2感应端与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二极管D10和电阻R3,二极管D10的一端与二极管D7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0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与开关模块的控制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子N通过主开关S连接有整流器D1,所述开关模块包括二极管SCR1和二极管SCR2,二极管SCR1的阳极与整流器D1的输出连接,二极管SCR1的阴极接地,二极管SCR1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SCR2的阳极与整流器D1的输出连接,二极管SCR2的阴极接地,二极管SCR2的控制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泄漏电流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电阻R15、电阻R18、电阻R14以及电阻R17,所述整流器D1的输出依次经过电阻R18、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托,魏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拓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