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电压控制和调节
[0001]本公开涉及电池电压控制和调节。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备用功率系统通常包括电池来存储能量,以便在停电期间为负载供电。例如,负载通常在正常操作状况期间通过主输入电压供电。当发生停电时,主输入电压不再可用。在这种实例中,备用功率系统通过将存储在电池中的能量转换为供应到负载的备用电压来为负载供电。
[0003]传统的功率转换器拓扑包括众所周知的降压、升压、4开关降压
‑
升压转换器等。在实现这些拓扑时,必须根据总输出电压(针对升压转换器)或总输入电压(针对降压转换器)来对对应的半导体设备进行额定。这要求采用具有非最佳FOM的设备。此外,尽管由电池提供的电压的转换范围很窄,以及由于负载的高功耗电平(在所考虑的情况下为3kW),传统转换器会经受大电流,其不仅影响功率转换器的效率,而且还影响成本和功率密度,因为需要根据这样的高电流来挑选无源和有源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清洁能源(或绿色技术)的实现对于减少我们作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总的来说,清洁能源包括任何不断发展的方法和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总体毒性。
[0005]本公开包括以下观察:诸如从绿色能源或非绿色能源接收到的原始能量通常需要在其能够被用来为诸如服务器、计算机、移动通信设备、无线基站等的终端设备供电之前被转换成适当的形式(诸如所需的AC电压、DC电压等)。在某些实例中,能量被存储在相应的一个或多个电池资源中。无论能源是来自绿色能源还是非绿色能源,都希望最有效地利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置,包括:主电池源,可操作以产生主电池电压;一个或多个辅助电池源的一个组,所述辅助电池源中的每个辅助电池源可操作以产生相应的辅助电池电压;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i)首先将电池电源电压设置为所述主电池电压,所述电池电源电压被供应到功率转换器;ii)监测所述电池电源电压的大小;以及iii)基于所述电池电源电压的大小相对于阈值电平的比较,通过所述组中的所述辅助电池源中的至少一个辅助电池源来调整供应到所述功率转换器的所述电池电源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经调整的电池电源电压由所述主电池源和所述组中的第一辅助电池源的串联连接提供,所述第一辅助电池源可操作以产生第一辅助电压,所述经调整的电池电源电压是所述主电池电压和所述第一辅助电压的第一总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可操作以: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电池电源电压的大小下降到低于所述阈值电平,将所述经调整的电池电源电压产生为所述主电池电压和所述第一辅助电压的所述第一总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可操作以:i)监测等于所述第一总和的所述电池电源电压,以及ii)响应于检测到等于所述第一总和的所述电池电源电压下降到低于所述阈值电平,将所述经调整的电池电源电压产生为第二总和,所述第二总和是以下各项的总和:i)所述主电池电压,ii)所述第一辅助电池电压,以及iii)由所述组中的第二辅助电池源提供的第二辅助电池电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存储在所述主电池源中的能量的放电导致所述电池电源电压的大小下降到低于所述阈值电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电池源和所述组中的所述辅助电池源中的每个辅助电池源通过连接节点彼此串联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从所述连接节点中的一个连接节点输出的电压产生所述电池电源电压,以将所述电池电源电压的大小维持在期望的电压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还可操作以:在所述主电池源和至少一个辅助电池源的所述组的充电电平下降到低于阈值的状况期间,停止从所述主电池源和至少一个辅助电池源的所述组产生所述电池电源电压。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主电池源通过第一连接节点与所述组中的第一辅助电池源串联地硬接线耦合;其中所述第一辅助电池源通过第二连接节点与所述组中的第二辅助电池源串联地硬接线耦合;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系统,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开关电路系统,由所述控制器控制;以及其中所述控制器可操作以:i)在所述主电池电压的大小高于所述阈值电平的第一状况
期间,将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系统控制为接通状态,并且将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系统控制为关断状态,以从所述第一连接节点处的电压产生所述电源电压,以及ii)响应于检测到所述主电池电压的大小下降到低于所述阈值电平的第二状况,将所述第二开关电路系统控制为接通状态,并且将所述第一开关电路系统控制为关断状态,以从所述第二连接节点产生所述电源电压。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转换器是可操作以对所述主电池源和至少一个辅助电池源的所述组进行充电的双向电源;其中所述组中的所述辅助电池源中的每个辅助电池源彼此串联连接;以及其中所述主电池源与所述辅助电池源的所述串联连接被串联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
申请(专利权)人:英飞凌科技奥地利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