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环、鞘管及介入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57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牵引环、鞘管及介入器械,牵引环用于连接牵引丝,所述牵引环包括一环体,环体具有相对的近端环面和远端环面、以及位于近端环面和远端环面之间的两相对的周壁,环体的其中一周壁上凹设有第一容纳槽,环体的近端环面上凹设有与第一容纳槽相通的容纳通道,第一容纳槽内形成有用于勾挂牵引丝的勾挂部,置于第一容纳槽内的牵引丝勾挂于勾挂部后自容纳通道穿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牵引环、鞘管及介入器械中,牵引丝勾挂于勾挂部上后与勾挂部形成面接触,保证了可靠性;同时,牵引丝置于第一容纳槽内后自环体上的容纳通道引出,这就使得牵引丝的至少部分是容置于环体内的,有效的减少了整体结构的厚度,实现了薄壁设计。实现了薄壁设计。实现了薄壁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牵引环、鞘管及介入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牵引环、鞘管及介入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医用鞘管在微创介入诊断和治疗手术中用于建立通道、输送或回收器械、输入药物或导出体液等;其中的可调弯鞘管具有远端可调弯功能,能快速、可靠地到达靶病变位置,以减少手术时间。在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医生为了精确地调节管体远端的角度,使其弯曲角度适应不同的人体内管腔的复杂解剖结构会进行反复的调弯操作,因此,这就要求可调弯鞘管的牵引系统具有较好的牵拉疲劳性能。牵引系统的拉伸强度、拉伸疲劳强度和对管体壁厚的影响在可调弯鞘管中至关重要。
[0003]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牵引系统中是将牵引丝20

对折后套在固定环10

上,牵引丝20

受拉力后作用在固定环10

上是“点”受力,这样容易使固定环破裂或者牵引丝的对折处断裂,可靠性欠缺。为此,在其基础上有人提出另一种连接方式,参照图2所示,是将牵引丝20”穿过固定环10”上的孔进行连接,虽然这种连接方式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环,用于连接牵引丝,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环体,所述环体具有相对的近端环面和远端环面、以及位于所述近端环面和所述远端环面之间的两相对的周壁,所述环体的其中一周壁上凹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环体的近端环面上凹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通的容纳通道,所述第一容纳槽内形成有用于勾挂所述牵引丝的勾挂部,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牵引丝勾挂于所述勾挂部后自所述容纳通道穿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通道为贯穿所述环体的另一周壁的第二容纳槽,所述环体上还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穿孔,置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牵引丝勾挂于所述勾挂部后穿过所述穿孔后进入所述第二容纳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与所述第二容纳槽轴向上交叠形成可供牵引丝穿过的所述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牵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为凹设形成的弧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牵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在所述环体的周壁上局部设置,所述勾挂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一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与所述牵引丝勾挂处的表面呈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的顶部处设有一用于对勾挂其上的牵引丝进行限位的凹陷部,和/或,所述凸块的远离所述第一容纳槽底壁的一侧表面轴向上延伸形成有一用于对勾挂其上的牵引丝进行限位的阻挡部。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环,其特征在于,一所述第一容纳槽、一所述容纳通道及一所述凸块形成一组牵引结构,所述牵引结构沿所述环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多组。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牵引环,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强刘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