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锁结构及计量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44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组合锁结构及计量箱结构,该组合锁结构包括第一联锁组件,所述第一联锁组件包括于第一连接件上活动穿接设置的第一联锁杆,所述第一联锁杆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联锁弹簧;所述第一联锁杆一端设置按压板,所述第一联锁杆另一端设置推压部;所述推压部旁侧设置后锁扣;还包括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的后锁件;当后锁件与所述后锁扣靠接时,所述后锁件与后锁扣锁扣配合呈锁定状态;当按压所述按压板令所述推压部触压至所述后锁件上时,所述后锁件于所述后锁扣上解除锁定,所述第一联锁弹簧具有复位势能。基于组合锁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地令应用其的一种计量箱结构具有门体之间的开锁关联特点。结构具有门体之间的开锁关联特点。结构具有门体之间的开锁关联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锁结构及计量箱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施设备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锁结构及计量箱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蓬勃发展,以及国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极大地促进了配网供电技术的提高。配电计量箱作为供电企业的一个重要电力设备,其运行状况直接决定供电是否安全可靠。配电箱的用途是:合理的分配电能,方便对电路的开合操作。有较高的安全防护等级,能直观的显示电路的导通状态。
[0003]现有技术的计量箱应用中,通常具有一定的体量,而在内部划分有用于不同的内部设备安置的多个功能空间;而对应各功能空间,为了检修的方便,则通常地选择在计量箱的箱体周侧各功能区域位置开设开口,并设置门体;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对应大概相应功能区域的门体即可。
[0004]但对于计量箱应用的重点用电传输设备设置区域,如果在对应门体上设置在外侧开锁应用的外部锁体,则将具有被拆解锁体而直接打开区域门体的对重点用电传输设备控制的可能,具有重点用电传输设备被窃电应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组合锁结构及计量箱结构。
[0006]组合锁结构,用于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形成锁接配合关系,其包括第一联锁组件,所述第一联锁组件包括于第一连接件上活动穿接设置的第一联锁杆,所述第一联锁杆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联锁弹簧;所述第一联锁杆一端设置按压板,所述第一联锁杆另一端设置推压部;所述推压部旁侧设置后锁扣;还包括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的后锁件;当后锁件与所述后锁扣靠接时,所述后锁件与后锁扣锁扣配合呈锁定状态;当按压所述按压板令所述推压部触压至所述后锁件上时,所述后锁件于所述后锁扣上解除锁定,所述第一联锁弹簧具有复位势能。
[0007]进一步地,所述后锁件包括锁支架,所述锁支架上朝向后锁扣一侧开设有第一支架孔,所述锁支架周侧开设有第二支架孔;所述锁支架上,该第一支架孔上装接设置锁按件,该第二支架孔上装接设置后锁舌,所述锁支架与锁按件之间连接后锁弹簧,所述锁按件与后锁舌活动关联;当按压所述按压板令所述推压部触压至所述锁按件时,所述后锁舌缩入至锁支架内,所述后锁舌与后锁扣解除锁定,所述后锁弹簧具有复位势能;当所述锁按件撤销受力时,所述后锁弹簧释放复位势能,所述后锁舌伸出于锁支架外;当所述后锁舌与所述后锁扣靠接时,所述后锁舌锁扣至所述后锁扣上形成锁扣配合。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联锁组件,所述第二联锁组件包括于第一连接件上设置的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联动连接有锁钩;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锁定支架,当所述锁
定支架靠接至所述锁钩活动范围,使所述锁钩处于第一工位位置,所述锁钩与锁定支架锁扣配合呈锁定状态;使所述转动把手转动令所述锁钩处于第二工位位置时,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定支架,所述锁钩与锁定支架的锁定解除。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联锁组件包括于第一连接件上转动连接的第二联锁杆,所述第二联锁杆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第二联锁弹簧;所述第二联锁杆一端设置所述转动把手,所述第二联锁杆另一端设置所述锁钩;当转动所述转动把手令所述锁钩处于第二工位位置时,所述第二联锁弹簧具有令所述锁钩复位至第一工位位置的复位势能。
[0010]计量箱结构,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装接设置门体;以所述箱体为第一连接件、所述门体为第二连接件应用,所述箱体与所述门体之间应用有如上述所述的组合锁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前侧的前开口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后侧的后开口,所述前开口上装接设置前门体,所述后开口上装接设置后门体;以所述后门体为第二连接件,所述后锁件设置在所述后门体的内侧;所述第一联锁杆沿所述箱体前后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按压板朝向所述前开口设置,所述推压部朝向所述后开口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于所述前开口旁设置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上装接设置侧门体;于所述箱体内侧,所述前开口与所述侧开口之间设置侧门锁,所述侧门体内侧设置有侧锁扣,所述侧门锁与侧锁扣锁接配合;所述侧门锁包括在所述前开口与所述侧开口之间设置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内设置的插销体,所述插销体一端靠往所述前开口侧设置拉手,所述插销体另一端靠往所述侧开口侧设置侧锁锁舌,所述插销体与所述支撑部之间连接侧锁弹簧;所述侧锁锁舌与所述侧锁扣锁接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前门体内侧设置前门锁,所述箱体的前开口侧设置有前锁扣,所述前门锁与前锁扣锁接配合;所述前门锁于所述前门体外侧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前门锁进行解锁控制的解锁外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后门体相对于所述第一联锁组件的设置范围封闭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箱体整体呈长方体状,所述箱体顶侧具有倾斜设置的坡顶结构,所述箱体两侧侧壁具有挂钩结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基于组合锁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地令应用其的一种计量箱结构具有门体之间的开锁的顺序关联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可使基础的功能区域布置在计量箱结构前侧的近端位置,而令重要的功能区域布置在计量箱后侧的远端位置。则在检修时,先打开近端位置的功能区域门体,然后再通过推压组合锁结构近端设置的推压部,即可把远端位置的功能区域门体打开,满足远端位置功能区域的检修应用。而另一方面,这样不在远端位置功能区域的门体设置外部锁体,就能避免非工作人员在箱体远端位置直接操作的可能,为防止重点用电传输设备被窃电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计量箱结构的前门体及侧门体开启状态设置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计量箱结构的后门体开启状态设置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计量箱结构中组合锁结构的设置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A局部示意图;
[0022]图5为图3的B局部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的计量箱结构的侧门锁与侧锁扣的结构组合设置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箱体1、前开口11、前门体110、后开口12、后门体120、侧开口13、侧门体130、前门锁14、坡顶结构15、挂钩结构16、第一联锁组件2、第一定位支架20、按压板21、推压部22、第一联锁杆23、第一联锁弹簧24、后锁扣25、后锁件26、锁支架261、锁按件262、后锁舌263、第二联锁组件3、第二定位支架30、导向槽301、转动把手31、定位杆311、锁钩32、第二联锁杆33、第二联锁弹簧34、锁定支架35、侧门锁4、支撑部40、插销体401、拉手402、侧锁锁舌403、侧锁扣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计量箱结构,其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前侧具有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锁结构,用于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形成锁接配合关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联锁组件,所述第一联锁组件包括于第一连接件上活动穿接设置的第一联锁杆,所述第一联锁杆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第一联锁弹簧;所述第一联锁杆一端设置按压板,所述第一联锁杆另一端设置推压部;所述推压部旁侧设置后锁扣;还包括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的后锁件;当后锁件与所述后锁扣靠接时,所述后锁件与后锁扣锁扣配合呈锁定状态;当按压所述按压板令所述推压部触压至所述后锁件上时,所述后锁件于所述后锁扣上解除锁定,所述第一联锁弹簧具有复位势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锁件包括锁支架,所述锁支架上朝向后锁扣一侧开设有第一支架孔,所述锁支架周侧开设有第二支架孔;所述锁支架上,该第一支架孔上装接设置锁按件,该第二支架孔上装接设置后锁舌,所述锁支架与锁按件之间连接后锁弹簧,所述锁按件与后锁舌活动关联;当按压所述按压板令所述推压部触压至所述锁按件时,所述后锁舌缩入至锁支架内,所述后锁舌与后锁扣解除锁定,所述后锁弹簧具有复位势能;当所述锁按件撤销受力时,所述后锁弹簧释放复位势能,所述后锁舌伸出于锁支架外;当所述后锁舌与所述后锁扣靠接时,所述后锁舌锁扣至所述后锁扣上形成锁扣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联锁组件,所述第二联锁组件包括于第一连接件上设置的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联动连接有锁钩;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锁定支架,当所述锁定支架靠接至所述锁钩活动范围,使所述锁钩处于第一工位位置,所述锁钩与锁定支架锁扣配合呈锁定状态;使所述转动把手转动令所述锁钩处于第二工位位置时,所述锁钩脱离所述锁定支架,所述锁钩与锁定支架的锁定解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锁组件包括于第一连接件上转动连接的第二联锁杆,所述第二联锁杆与第一连接件之间连接有第二联锁弹簧;所述第二联锁杆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辉袁能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创森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