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828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填系统,包括:原料组件,原料组件包括原料罐组,原料罐组用于储存充填材料;支撑部件和连通管,支撑部件用于设置在煤矿的采空区内,支撑部件具有充填腔体,支撑部件具有扁平状态和支撑状态,连通管分别与原料罐组和支撑部件连通,通过连通管将原料组件内的充填材料充填至支撑部件内,以使支撑部件处于支撑状态。本申请的充填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煤矿开采在进行充填操作时的充填效率较低的问题。充填效率较低的问题。充填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填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煤炭开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填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生产矿井“三下”压煤约为140亿吨,可供10个年产1000万吨的矿井生产140t,其中,建筑物下压煤约为90亿吨。如何合理解决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的问题一直是煤矿企业的重要课题之一,煤炭开采沉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我国开采万吨原煤造成土地塌陷面积平均达0.20~0.33h/m2,每年因采煤破坏的土地以3~4万h/m2的速度递增,煤矿开采会产生占煤炭产量10%~20%的矸石,目前我国有煤矿矸石山约1500余座,矸石70亿吨,矸石山的堆积不仅占压大量土地,还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0003]充填开采技术是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填开采是指用废弃物填充开采导致的采空区、冒落区、离层区等空间,在煤矿实施充填的主要目的是处理固体废弃物如(煤矸石、粉煤灰),防止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从而实现绿色开采。采用充填开采方法将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作为主要充填材料充填到井下,一方面可以减少矸石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控制岩层移动减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组件(10),所述原料组件(10)包括原料罐组(11),所述原料罐组(11)用于储存充填材料;支撑部件(20)和连通管(30),所述支撑部件(20)用于设置在煤矿的采空区(100)内,所述支撑部件(20)具有充填腔体,所述支撑部件(20)具有扁平状态和支撑状态,所述连通管(30)分别与所述原料罐组(11)和所述支撑部件(20)连通,通过所述连通管(30)将所述原料组件(10)内的充填材料充填至所述支撑部件(20)内,以使所述支撑部件(20)处于所述支撑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20)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件(20)均匀分布在所述采空区(100)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支撑部件(20)分为多排支撑部件组,多排所述支撑部件组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各排所述支撑部件组均具有多个所述支撑部件(20),各排所述支撑部件组的多个所述支撑部件(20)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0)包括多个连通分管(31),多个所述连通分管(31)与多个所述支撑部件(20)一一对应地连通;或者,多个所述连通分管(31)可选择地与各排所述支撑部件组的多个所述支撑部件(20)一一对应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部件(20)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支撑部件(20)为圆柱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王庆雄李利锋吴宝杨曹志国李鹏武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