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光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调光
,特别涉及一种调光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智能调光灯,由于芯片工艺以及PWM脉宽的限制原因,无法将亮度进一步细化调光等级以及调光深度。传统的调光的方式包括模拟调光、PWM调光和可控硅调光,总结一点就是通过输入多少来达到输出多少的目的。目前的调光方式的不足点如下:
[0003]1、市面上大部分调光产品存在调光深度不足,大部分以5%深度的居多,而且调光等级粗糙不够细腻,调光灰度等级不够的问题。
[0004]2、传统的调光大部分以单级为主,即单一控制信号为主,在此基础上很难将深度做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光电路,能够实现多级调光,从而实现灯具的深度调光。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调光电路,包括可调光恒流源、MCU主控模块、第一调光开关模块和第二调光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调光开关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光恒流源、MCU主控模块、第一调光开关模块和第二调光开关模块,所述第一调光开关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2,所述第二调光开关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3和场效应管Q4;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外设的灯具的阴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可调光恒流源的输入端和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3的漏极和场效应管Q4的漏极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4的源极与可调光恒流源的负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分别与MCU主控模块的四个PWM信号控制端一一对应电连接,与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2的栅极电连接的两个PWM信号控制端的输出电平相反,与所述场效应管Q3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4的栅极电连接的两个PWM信号控制端的输出电平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一RC振荡模块,所述第一RC振荡模块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RC振荡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可调光恒流源的输入端和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C振荡模块包括电阻R1和电容C1,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分别与可调光恒流源的输入端和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光开关模块还包括第二RC振荡模块,所述第二RC振荡模块的一端与场效应管Q3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RC振荡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可调光恒流源的输入端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光电路,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剑辉,洪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