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23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其包括弹道外壳(1),所述弹道外壳(1)的前端连接有冲击头座(4),所述外壳(1)和冲击头座(4)内设有导向弹道(2),所述导向弹道(2)内设有能沿着其移动的子弹体(3),所述冲击头座(4)的前端安装有冲击头(5),所述冲击头(5)的外侧设有冲击头盖(6),所述冲击头(5)包括由金属铜制成的内芯(5.1)和包裹所述内芯(5.1)并由金属铬制成的外套(5.2),且所述内芯(5.1)的前端(5.3)呈圆弧形,所述导向弹道(2)的前端与所述内芯(5.1)的末端相连。其能够减少冲击波的能量衰减,从而能够将能量直接传输到需要治疗的病灶,治疗效果好。治疗效果好。治疗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减少能量衰减的冲击波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冲击波在临床医学领域最早应用于体外冲击波碎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开始被运用到骨科及康复理疗领域。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冲击波疗法日益完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
[0003]体外冲击波疗法成为近年来骨科领域常用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可在人体组织中发挥作用,能促进骨折断端、骨缺损区和骨坏死区细胞的增生,在治疗肩周炎、骨折不连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顽固性骨软组织疾病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
[0004]但是,现有的冲击波治疗装置采用的发散式冲击波探头都是一体式的钢化结构,在冲击波传递过程容易造成能量衰减和散射,不能将有效的能量聚集于病灶区域,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冲击波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其能够减少冲击波的能量衰减,从而能够将能量直接传输到需要治疗的病灶,治疗效果好。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其包括弹道外壳,所述弹道外壳的前端连接有冲击头座,所述外壳和冲击头座内设有导向弹道,所述导向弹道内设有能沿着其移动的子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头座的前端安装有冲击头,所述冲击头的外侧设有冲击头盖,所述冲击头包括由金属铜制成的内芯和包裹所述内芯并由金属铬制成的外套,且所述内芯的前端呈圆弧形,所述导向弹道的前端与所述内芯的末端相连。
[0009]优选地,所述弹道外壳的后端通过弹道外壳座安装在气座内且所述导向弹道的后端穿过所述弹道外壳座。
[0010]优选地,所述导向弹道的后端的末尾处设有磁铁。
[0011]优选地,所述气座的下端设有气管接口。
[0012]优选地,所述冲击波治疗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弹道外壳相连的手柄壳体,所述气座位于所述手柄壳体内。
[0013]优选地,所述手柄壳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且所述手柄壳体上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的开关。
[0014]优选地,所述弹道外壳与所述冲击头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0015]优选地,所述冲击头座与所述导向弹道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0016]优选地,所述冲击头座与所述冲击头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0017]优选地,所述冲击头与所述冲击头盖之间设有第四密封圈。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冲击波治疗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中的一者或多者:
[0019]1、其冲击头包括内芯和外套,其中,内芯由冲击波易于穿透的金属制成,外套由能够屏蔽冲击波的金属制成,使得冲击波在冲击头内部的传递过程不易造成能量衰减和散射,从而能够将有效的能量聚集于病灶部位。
[0020]2、其内芯的前端,也就是,与病灶的接触区域为圆弧形,从而有助于能量的聚集,使得能量能够更好地作用到病灶部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冲击波治疗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部分放大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冲击波治疗装置的冲击头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5]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冲击波治疗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冲击波治疗装置包括弹道外壳1。所述弹道外壳1的前端连接有冲击头座4。所述外壳1和冲击头座4内设有导向弹道2。所述导向弹道2内设有能沿着其移动的子弹体3。所述冲击头座4的前端安装有冲击头5。所述冲击头5的外侧设有冲击头盖6。所述冲击头盖6与所述冲击头座4相连以便于将所述冲击头5固定到所述冲击头座4上。
[0026]由此,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所述子弹体3能够在所述导向弹道2内高速运动并撞击所述冲击头5,从而产生机械波,也就是冲击波。机械波在所述冲击头5内传递并通过所述冲击头5的前端作用在病灶上,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0027]在本技术中,与现有的一体式冲击头不同,如图3所示,所述冲击头5包括由金属铜制成的内芯5.1和包裹所述内芯5.1并由金属铬制成的外套5.2。由此,使得所述内芯5.1由冲击波易于穿透的金属制成,所述外套5.2由能够屏蔽冲击波的金属制成,使得冲击波在所述冲击头5内部的传递过程不易造成能量衰减和散射,从而能够将有效的能量聚集于病灶部位。
[0028]并且,所述内芯5.1的前端5.3呈圆弧形。由此,使得所述内芯5.1的前端5.3,也就是,与病灶部位接触的区域能够实现能量的聚集,从而有助于能量的聚集,使得能量能够更好地作用到病灶部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029]所述导向弹道2的前端与所述内芯5.1的末端相连。由此,使得所述子弹体3能够撞击到所述内芯5.1上,以更好地实现冲击波的产生和传递。
[0030]继续参考图1,在本技术中,所述弹道外壳1的后端通过弹道外壳座17安装在气座7内且所述导向弹道2的后端穿过所述弹道外壳座17。所述气座7的下端设有气管接口9。由此,通过所述气管接口9可以连接高压气管,以便于将高压气体供给到所述导向弹道2内,从而有助于高压气体驱动所述子弹体3在所述导向弹道2内高速运动并撞击所述冲击头
5。
[0031]优选地,所述导向弹道2的后端的末尾处设有磁铁8。由此,在不施加高压气体时,在所述磁铁8的作用下使得所述子弹体3能够回退到所述导向弹道2的后端,从而便于在下次施加高压气体时驱动所述子弹体3在所述导向弹道2内高速移动并撞击所述冲击头5。
[0032]更优选地,所述冲击波治疗装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弹道外壳1相连的手柄壳体16。所述气座7位于所述手柄壳体16内。由此,便于医护人员手握所述手柄壳体16,从而便于实现冲击波治疗。
[0033]再优选地,所述手柄壳体16内设有控制电路板11且所述手柄壳体16上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11相连的开关10。由此,通过所述开关10,便于控制冲击波的产生。这属于现有技术,为了简化,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0034]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中,所述弹道外壳1与所述冲击头座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12。由此,能够防止高压气体通过所述弹道外壳1与所述冲击头座4之间的缝隙泄露。
[0035]同时,所述冲击头座4与所述导向弹道2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3。由此,能够防止高压气体通过所述冲击头座4与所述导向弹道2之间的缝隙泄露。
[0036]并且,所述冲击头座4与所述冲击头5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14。由此,能够防止高压气体通过所述冲击头座4与所述冲击头5之间的缝隙泄露。
[0037]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波治疗装置,其包括弹道外壳(1),所述弹道外壳(1)的前端连接有冲击头座(4),所述外壳(1)和冲击头座(4)内设有导向弹道(2),所述导向弹道(2)内设有能沿着其移动的子弹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头座(4)的前端安装有冲击头(5),所述冲击头(5)的外侧设有冲击头盖(6),所述冲击头(5)包括由金属铜制成的内芯(5.1)和包裹所述内芯(5.1)并由金属铬制成的外套(5.2),且所述内芯(5.1)的前端(5.3)呈圆弧形,所述导向弹道(2)的前端与所述内芯(5.1)的末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道外壳(1)的后端通过弹道外壳座(17)安装在气座(7)内且所述导向弹道(2)的后端穿过所述弹道外壳座(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弹道(2)的后端的末尾处设有磁铁(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座(7)的下端设有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玉海刘彧陈长松邬春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浙江省总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