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234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该支架由“U”型放置平台和支撑体组成,所述“U”型放置平台的两侧挡板上具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孔穿过魔术贴固定带;“U”型放置平台的两侧挡板上方各连接一个横板,所述横板中间具有“n”型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危重患者外出检查时生命支持仪器过多,而转运床面上空间不足无处安放的难题,同时避免了转运途中及搬运患者时发生仪器掉落、导管滑脱的风险,合页连接各个结构,有效解决日常收纳存放问题。有效解决日常收纳存放问题。有效解决日常收纳存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转运支架,尤其涉及一种危重患者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急诊科,每天都能遇见许多危重患者,其特点起病急、病情重、救治难度大。危重患者救治通常需要多个生命支持仪器共同使用,如: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微量泵、电动吸引器、呼吸皮囊等等,危重患者通常需要辅助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床边胸片、床边心超、床边心电图及床旁抽血检验并不能完全明确患者疾病诊断,通常需要DR、CT、CTA等大型机器设备才可以确诊,这时需要医护人员陪同下转运床运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当患者所需的生命支持仪器较多时,目前多数医院急诊科的转运床均存在面积较小的问题,仪器设备大且沉重,会出现仪器无处放置,及造成仪器压迫患者产生不适的问题,并且在转运途中或搬运患者时会出现仪器掉落、导管滑脱等风险。该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充分利用卧床患者上方的空间,有效解决了仪器无处放置的难题,既提高患者卧床舒适性,又保障了患者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该支架由“U”型放置平台和支撑体组成;
[0005]所述“U”型放置平台的两侧挡板上具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孔穿过魔术贴固定带;“U”型放置平台的两侧挡板上方各连接一个横板,所述横板中间具有“n”型凹槽;
[0006]所述支撑体由片状双套结构和支撑板组成;所述片状双套结构顶端通过合页连接在“U”型放置平台的底板两端,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通过合页连接在片状双套结构底端,形成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U”型放置平台和支撑体的材料为铝合金。
[0008]进一步地,魔术贴固定带的材料为聚酰胺纤维。
[0009]进一步地,“U”型放置平台中的挡板和底板以及挡板和横板之间为合页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n”型凹槽尺寸与病床的床栏尺寸适配。
[0011]进一步地,片状双套结构与“U”型放置平台之间、支撑板与片状双套结构、“U”型放置平台中的挡板和底板之间以及挡板和横板之间的合页连接均装配有铝合金锁紧手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片状双套结构包括三部分片状套管,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均通过嵌套滑动连接,且相邻两部分的相接处具有卡扣。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充分利用卧床患者上方的空间,有效解决了仪器无处放置的难题,既提高患者卧床舒适性,又防止仪器掉落造成损坏以及患者重要导管的滑脱,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合页连接各个结构,有效解决日常收纳存放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U”型平台;2.支撑体;3.片状双套结构;4.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该支架由“U”型放置平台1和支撑体2组成,所述“U”型放置平台1和支撑体2的材料为铝合金。
[0017]所述“U”型放置平台1中的挡板和底板为合页连接;“U”型放置平台1的两侧挡板上具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孔穿过魔术贴固定带;魔术贴固定带的材料为聚酰胺纤维。魔术贴固定带可捆绑在床栏上,加强支架的稳定性,避免转运途中支架晃动,生命支持仪器均放置在平台上,固定带亦可捆绑仪器,避免仪器掉落;“U”型放置平台1的两侧挡板上方各通过合页连接一个横板,所述横板中间具有“n”型凹槽;所述“n”型凹槽尺寸与病床的床栏尺寸适配,恰好可放置在转运床两侧护栏的横杠之上,
[0018]所述支撑体2由片状双套结构3和支撑板4组成;所述片状双套结构3包括三部分片状套管,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均通过嵌套滑动连接,且相邻两部分的相接处具有卡扣;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儿童、正常成年人、肥胖成年人)可调节为低、中、高档三种高度,调节好相应高度后卡扣可以维持片状双套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片状双套结构3顶端通过合页连接在“U”型放置平台1的底板两端,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通过合页连接在片状双套结构3底端,形成转动连接,角度可以通过合页连接进行调节。
[0019]片状双套结构3与“U”型放置平台1之间、支撑板4与片状双套结构3、“U”型放置平台1中的挡板和底板之间、挡板和横板之间的合页连接均装配有铝合金锁紧手柄,当调节好适宜角度时,旋紧手柄,就可以到达整体支架的稳固状态,该转运支架能够承载60KG以下的物品。
[0020]本技术提供的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使用过程如下:转运患者前,做好转运前准备,将危重患者处于平卧位或半卧位,支架放置在患者腹部以下的水平面上,患者双腿放置在支架平台下方的空挡处,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调节片状双套结构的高度,将支撑板水平放置在床面上,用魔术贴固定带穿过挡板上的固定孔捆绑在两侧床栏上,支架固定在转运床两侧的床栏上,将患者的生命支持仪器放置在转运支架的平台上,放置妥当之后即可转运,患者到达检查科室,需要多名人员共同协作,在搬运患者的同时,需要一至两名人员共同搬运支架,将患者与支架共同放置在CT机上。
[0021]上述实施例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由“U”型放置平台(1)和支撑体(2)组成;所述“U”型放置平台(1)的两侧挡板上具有若干个固定孔,固定孔穿过魔术贴固定带;“U”型放置平台(1)的两侧挡板上方各连接一个横板,所述横板中间具有“n”型凹槽;所述支撑体(2)由片状双套结构(3)和支撑板(4)组成;所述片状双套结构(3)顶端通过合页连接在“U”型放置平台(1)的底板两端,形成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通过合页连接在片状双套结构(3)底端,形成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放置平台(1)和支撑体(2)的材料为铝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支持仪器转运支架,其特征在于,魔术贴固定带的材料为聚酰胺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