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辅助装置、诊断辅助装置的工作方法、诊断辅助装置的工作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11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9
一种诊断辅助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及存储器,连接或内置于处理器,处理器进行作为分析对象医用图像的对象图像和从多个医用图像生成的至少1个代表图像的非线性对位处理,将通过非线性对位处理获得的对象图像的变形量信息及从变形量信息导出的特征量中的至少1个输入至疾病诊断意见导出模型,并从疾病诊断意见导出模型输出疾病诊断意见。导出模型输出疾病诊断意见。导出模型输出疾病诊断意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诊断辅助装置、诊断辅助装置的工作方法、诊断辅助装置的工作程序


[000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涉及一种诊断辅助装置、诊断辅助装置的工作方法、诊断辅助装置的工作程序。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中,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提出有各种将医用图像输入至机器学习模型并从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疾病诊断意见的技术。
[0003]例如,在<X.Long,L.Chen et al.:Predi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lzheimer disease based on quantification of MRI deformation,2017>中记载有如下技术,即,进行分析对象医用图像(以下,简称为对象图像)和其他所有医用图像的非线性对位处理,获取对象图像相对于其他所有医用图像的变形量信息,将从变形量信息导出的特征量输入至机器学习模型,并从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疾病诊断意见。另外,变形量信息是表示对象图像的各像素通过非线性对位处理如何移动的三维移动矢量的集合,还被称为变形场(Mo tion Fi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诊断辅助装置,其具备:处理器;及存储器,连接或内置于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进行作为分析对象的医用图像的对象图像和从多个医用图像生成的至少1个代表图像的非线性对位处理,将通过所述非线性对位处理获得的所述对象图像的变形量信息及从所述变形量信息导出的特征量中的至少1个输入至疾病诊断意见导出模型,并从所述疾病诊断意见导出模型输出疾病的诊断意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诊断辅助装置,其中,在与患者的属性相应的多个属性组的各个组中准备所述代表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诊断辅助装置,其中,所述属性为年龄及性别中的至少1个。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诊断辅助装置,其中,在进一步根据所述诊断意见划分所述属性组而得的多个诊断意见组中的至少1个组中准备所述代表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诊断辅助装置,其中,所述诊断意见为表示所述疾病是否进展的内容,所述诊断意见组包括所述疾病进展的疾病进展组及所述疾病未进展的疾病未进展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诊断辅助装置,其中,反复进行一连串处理,直至被输入采用第2临时代表图像作为所述代表图像的指示,由此生成所述代表图像,所述一连串处理为如下处理:通过进行所述多个医用图像和第1临时代表图像的非线性对位处理,生成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彩华李元中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