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05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通过在中心管内设置曝气构件,曝气构件在中心管内产生气泡,造成中心管内水密度降低,产生虹吸,污水池内污水从中心管的底部进入到中心管内流动从中心管的顶部流出到承水盘上,承水盘上设置的第一生物膜,对污水进行生物过滤,过滤后的污水从溢流堰中溢流流出,回流到污水池中,继续进行过滤循环,使污水与第一生物膜更充分的多次接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且气泡不与生物膜接触,不会造成气泡对生物膜的冲刷,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曝气装置固定于一个区域内反复曝气,降低了污染物与生物膜的接触几率和生物膜的净化效率,气泡易导致生物膜脱落的技术问题。脱落的技术问题。脱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曝气装置均是安装于污水池底部,通过向曝气装置通入空气,曝气装置将空气切割成小气泡,通过气泡的上升来达到曝气的目的。
[0003]现有人造生物膜片安装,均是安装于曝气器上端,主要采用微孔曝气,采用的曝气器主要有盘式曝气头及曝气管。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曝气装置固定安装于池底,对一个区域内反复曝气,水越深,所需能耗越高,长期对该区域高溶氧污水进行反复复氧,氧的传质效率低,造成能量浪费。并且气泡隔绝了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大大降低了污染物与生物膜的接触几率,降低了生物膜的净化效率,并且气泡冲刷易导致生物膜脱落。由于曝气装置固定安装于池底,装置所产生气泡以下的污水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污泥易沉淀于该区域,造成厌氧腐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曝气装置固定于一个区域内反复曝气,造成对该区域高溶氧污水进行反复复氧,效率低,并且气泡隔绝了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大大降低了污染物与生物膜的接触几率,降低了生物膜的净化效率,并且气泡冲刷易导致生物膜脱落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净化装置,包括:中心管、承水盘和溢流堰;
[0007]所述中心管的底部与污水池连通,所述中心管内的液体流动腔中设置有曝气构件,所述曝气构件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液体流动腔中产生气泡,以使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进入到所述液体流动腔中,并从所述中心管的顶端流出;
[0008]所述承水盘位于所述污水池的液位上方,且所述承水盘套设于所述中心管,以使从所述中心管的顶端流出的污水落入到所述承水盘上,所述承水盘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的第一生物膜;
[0009]所述溢流堰罩设于所述承水盘,所述溢流堰配置为从所述溢流堰溢流出的污水能够回流进入到所述污水池中。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11]所述曝气构件包括曝气管和曝气石;
[0012]所述曝气石位于所述液体流动腔中,所述曝气管与所述曝气石连接,所述曝气管用于向所述曝气石输送气体。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14]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导流管;
[0015]所述导流管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端部,所述导流管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之
间形成液体流通通道,从所述中心管顶端流出的污水沿着所述液体流通通道流入到所述承水盘上。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17]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浮岛构件;
[0018]所述浮岛构件套设于所述中心管,且所述浮岛构件与所述中心管连接,所述承水盘设置于所述浮岛构件的顶部,所述浮岛构件配置为能够漂浮于所述污水池中。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20]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生物净化组件;
[0021]所述生物净化组件位于所述浮岛构件的下方,且所述生物净化组件与所述中心管连接,所述生物净化组件置于所述污水池内。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23]所述生物净化组件包括上挂膜支架和下挂膜支架;
[0024]所述上挂膜支架与所述下挂膜支架之间围设形成过滤区域,位于所述净化区域的第二生物膜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挂膜支架和所述下挂膜支架连接。
[002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26]所述第二生物膜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生物膜均匀间隔设置。
[002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28]所述中心管的底部具有用于与所述污水池连通的开口。
[00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
[0030]所述承水盘与所述溢流堰的底部固定连接。
[003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
[0032]本技术提供的污水净化装置,通过在中心管内设置曝气构件,曝气构件在中心管内产生气泡,造成中心管内水密度降低,产生虹吸,污水池内的污水从中心管的底部进入到中心管内流动从中心管的顶部流出到承水盘上,承水盘上设置的第一生物膜对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污水从溢流堰中溢流流出,回流到污水池中,继续进行过滤循环,使污水与第一生物膜更充分的多次接触,提高污水处理效率,降低能耗,且气泡不会与生物膜接触,不会造成气泡对生物膜的冲刷,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曝气装置固定于一个区域内反复曝气,造成对该区域高溶氧污水进行反复复氧,效率低,并且气泡隔绝了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大大降低了污染物与生物膜的接触几率,降低了生物膜的净化效率,并且气泡冲刷易导致生物膜脱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现有技术中曝气单元与生物膜组的安装示意图;
[003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标:100

中心管;110

曝气构件;111

曝气管;112

曝气石;120

开口;200

承水
盘;210

第一生物膜;300

溢流堰;400

导流管;500

浮岛构件;600

生物净化组件;610

上挂膜支架;620

下挂膜支架;630

第二生物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管(100)、承水盘(200)和溢流堰(300);所述中心管(100)的底部与污水池连通,所述中心管(100)内的液体流动腔中设置有曝气构件(110),所述曝气构件(110)配置为能够在所述液体流动腔中产生气泡,以使所述污水池内的污水进入到所述液体流动腔中,并从所述中心管(100)的顶端流出;所述承水盘(200)位于所述污水池的液位上方,且所述承水盘(200)套设于所述中心管(100),以使从所述中心管(100)的顶端流出的污水落入到所述承水盘(200)上,所述承水盘(20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污水的第一生物膜(210);所述溢流堰(300)罩设于所述承水盘(200),所述溢流堰(300)配置为从所述溢流堰(300)溢流出的污水能够回流进入到所述污水池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构件(110)包括曝气管(111)和曝气石(112);所述曝气石(112)位于所述液体流动腔中,所述曝气管(111)与所述曝气石(112)连接,所述曝气管(111)用于向所述曝气石(112)输送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导流管(400);所述导流管(400)套设于所述中心管(100)的端部,所述导流管(400)的内壁与所述中心管(100)的外壁之间形成液体流通通道,从所述中心管(100)顶端流出的污水沿着所述液体流通通道,通过所述导流管(400)底部180
°
对称的多个出水口均衡流入到所述承水盘(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可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