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93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浇筑空间内设有先浇带和后浇带,先浇带与后浇带之间设有立设在地面上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位于后浇带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止水钢板的高度方向相隔地布置的几字形支撑钢筋,止水钢板的端部与插接槽的槽壁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脚的端部与墙体内模板插接,第二连接脚的端部与墙体外模板插接;第一分隔网与第一连接脚固定连接,第二分隔网与第二连接脚固定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地固定止水钢板且为其提供有效支撑,使其不易因外力而发生位移,从而保证止水效果,同时能够提高分隔网的稳定性,且具有安装便捷、使用简单以及节约成本的优点。节约成本的优点。节约成本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室的建筑施工中,通常需在后浇带两侧之间设置止水钢板以达到防水要求,但是由于止水钢板无有效支撑,极易因外力而发生位移,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止水钢板无法有效止水,导致项目后期漏水、渗水风险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后期维护成本,降低了项目的整体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便捷、使用简单、节约成本,且能够快速地固定止水钢板且为其提供有效支撑,使其不易因外力而发生位移,在保证止水效果的同时能够提高分隔网的稳定性的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其包括墙体内模板、墙体外模板、多条墙体水平筋以及多条墙体竖向筋,所述墙体外模板与所述墙体内模板平行布置,且其两者之间形成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空间,所述墙体水平筋与所述墙体竖向筋交错地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内,所述浇筑空间设有先浇带和后浇带,所述先浇带与所述后浇带之间设有立设在地面上的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
[0005]所述止水钢板呈扁槽状且其槽口朝向所述墙体外模板,所述止水钢板的高度与外墙的高度相等;所述止水钢板位于后浇带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所述止水钢板的高度方向相隔地布置的几字形支撑钢筋,所述几字形支撑钢筋的中部为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可供所述止水钢板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止水钢板的端部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壁固定连接;
[0006]所述插接槽的一侧槽边朝所述墙体内模板的方向弯折成90
°
并延伸形成第一连接脚,所述第一连接脚的端部与所述墙体内模板插接;所述插接槽的另一侧槽边朝所述墙体外模板的方向弯折成90
°
并延伸形成第二连接脚,所述第二连接脚的端部与所述墙体外模板插接;
[0007]所述止水钢板与所述墙体内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分隔网,所述第一分隔网的一侧与所述止水钢板抵接,所述第一分隔网的另一侧与所述框架结构靠近所述墙体内模板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一分隔网与所述第一连接脚固定连接;
[0008]所述止水钢板与所述墙体外模板之间设有第二分隔网,所述第二分隔网的一侧与所述止水钢板抵接,所述第二分隔网的另一侧与所述框架结构靠近所述墙体外模板的一侧抵接,所述第二分隔网与所述第二连接脚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脚的宽度与所述第二连接脚的宽度相等,且第一连接脚的宽度和所述第二连接脚的宽度均为A=(a+2b

c)*1/2,a为墙厚,b为所
述墙体外模板的厚度或所述墙体内模板的厚度,c为所述止水钢板的宽度。
[0010]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插接槽的宽度与所述止水钢板的宽度相等。
[001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插接槽的槽深为所述止水钢板的长度的一半。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止水钢板的端部通过点焊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壁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分隔网通过钢丝与所述第一连接脚绑扎固定。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分隔网通过钢丝与所述第二连接脚绑扎固定。
[0015]实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安装便捷、使用简单,其通过在浇筑空间的后浇带中设有多个沿止水钢板的高度方向相隔地布置的几字形支撑钢筋,所述几字形支撑钢筋的凸起部设有可供止水钢板的一侧插接的插接槽,同时止水钢板的端部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壁固定连接,能够快速地固定止水钢板且为其提供有效支撑,使其不易因外力而发生位移,从而保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止水钢板能够有效止水,减小项目后期漏水、渗水的风险,在降低后期维护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观感。
[0017](2)本技术在止水钢板与墙体内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分隔网、在止水钢板与墙体外模板之间设有第二分隔网,第一分隔网与第一连接脚固定连接,第二分隔网与第二连接脚固定连接,能够使分隔网得到良好支撑,从而提高分隔网的稳定性,避免在先浇带中浇筑混凝土时因分隔网变形、漏浆而影响施工。
[0018](3)本技术的几字形支撑钢筋均可以选用施工现场的废料钢筋加工而成,加工制作过程方便,当先浇带中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能够取下重复使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能够节约项目施工成本,符合文明施工、绿色施工以及高效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2是几字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
[0023]1、墙体外模板;2、墙体内模板;3、框架结构;31、墙体水平筋;32、墙体竖向筋;4、止水钢板;5、几字形支撑钢筋、51、凸起部;511、插接槽;52、第一连接脚;53、第二连接脚;6、第一分隔网;7、第二分隔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其包括墙体内模板2、墙体外模板1、多条墙体水平筋31以及多条墙体竖向筋32,所述墙体外模板1与所述墙体内模板2平行布置,且其两者之间形成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空间,所述墙体水平筋31与所述墙体竖向筋32交错地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3,所述框架结构3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内,所述浇筑空间设有先浇带和后浇带,所述先浇带与所述后浇带之间设有立设在地面上的止水钢板4。
[0027]所述止水钢板4呈扁槽状且其槽口朝向所述墙体外模板1,所述止水钢板4的高度与外墙的高度相等;所述止水钢板4位于后浇带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所述止水钢板4的高度方向相隔地布置的几字形支撑钢筋5,所述几字形支撑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室外墙止水钢板支撑的装置,包括墙体内模板、墙体外模板、多条墙体水平筋以及多条墙体竖向筋,所述墙体外模板与所述墙体内模板平行布置,且其两者之间形成有用于浇筑混凝土的浇筑空间,所述墙体水平筋与所述墙体竖向筋交错地固定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内,所述浇筑空间设有先浇带和后浇带,所述先浇带与所述后浇带之间设有立设在地面上的止水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钢板呈扁槽状且其槽口朝向所述墙体外模板,所述止水钢板的高度与外墙的高度相等;所述止水钢板位于后浇带的一侧设有多个沿所述止水钢板的高度方向相隔地布置的几字形支撑钢筋,所述几字形支撑钢筋的中部为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有可供所述止水钢板插接的插接槽,所述止水钢板的端部与所述插接槽的槽壁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槽的一侧槽边朝所述墙体内模板的方向弯折成90
°
并延伸形成第一连接脚,所述第一连接脚的端部与所述墙体内模板插接;所述插接槽的另一侧槽边朝所述墙体外模板的方向弯折成90
°
并延伸形成第二连接脚,所述第二连接脚的端部与所述墙体外模板插接;所述止水钢板与所述墙体内模板之间设有第一分隔网,所述第一分隔网的一侧与所述止水钢板抵接,所述第一分隔网的另一侧与所述框架结构靠近所述墙体内模板的一侧抵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智金郭卓陈佳卢谱成黄和标蒲雄均徐世星石磊吴海钦周艺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