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用灰斗及尾气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76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尘用灰斗及尾气除尘装置。除尘用灰斗包括:壳体,包括底壁和与底壁连接的周向侧壁,周向侧壁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壁体,底壁和多个壁体限定出腔体和与腔体连通的开口,开口和底壁相对设置;进风孔,开设在任意一个壁体上并且与腔体连通;引流结构,至少一个壁体的内壁面上设有引流结构,引流结构至少包括相互连接且成夹角的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以使进入腔体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碰撞后由单个涡旋气流分解为多个涡旋气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使流经的气体分解为多个涡旋流场从而确保气流分布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尘用灰斗及尾气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尘用灰斗及尾气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钾肥是农作物生产三大肥料之一。一般而言,钾肥的生产采用“反浮选

冷结晶”工艺,工艺末端涉及产品干燥过程,若采用高温烟气干燥,则需要对尾气进行降尘回收,减少产品损失。经旋风分离一级除尘后,尾气仍未满足直接排放标准,故需进行二次除尘以解决尾气浓度超标而导致的环境及经济问题。袋式除尘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降尘效果好等优点,故选择其进行二次降尘操作。
[0003]目前,现有的袋式除尘器的灰斗为四棱台结构10,但是该结构容易造成灰斗内的气流形成单个大涡旋流场,会导致灰斗内的中心流量偏低,周边流量偏高,气体在进入除尘装置时气流分布不均匀,这样,进入布袋内的含尘气体流量分配不均匀,不同布袋的不同部位承受的载荷不同,承受载荷过大的部位容易出现破损,影响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用灰斗及尾气除尘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因气流在灰斗内分布不均导致尾气除尘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用灰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包括底壁和与所述底壁连接的周向侧壁(11),所述周向侧壁(1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壁体,所述底壁和多个所述壁体限定出腔体和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和所述底壁相对设置;进风孔(2),开设在任意一个所述壁体上并且与所述腔体连通;引流结构(3),至少一个所述壁体的内壁面上设有所述引流结构(3),所述引流结构(3)至少包括相互连接且成夹角的第一引流板(31)和第二引流板(32),以使进入所述腔体内的气体通过所述第一引流板(31)和所述第二引流板(32)碰撞后由单个涡旋气流分解为多个涡旋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用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体位于由顶点A、B、C、D确定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引流板(31)和所述第二引流板(32)均与所述平面ABCD具有夹角,并且所述第一引流板(31)和所述第二引流板(32)均朝向背离所述腔体的方向凸出于所述平面ABC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用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壁体和所述引流结构(3)为一体结构,所述引流结构(3)形成至少一个所述壁体,所述第一引流板(3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引流板(32)连接,所述第一引流板(31)的另一侧与相邻所述壁体的边沿连接;所述第二引流板(32)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引流板(31)连接,所述第二引流板(32)的另一侧连接至与该所述第二引流板(32)相邻的所述壁体的边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用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3)还包括第三引流板(33),所述第一引流板(31)和所述第二引流板(32)均通过所述第三引流板(33)与所述周向侧壁(11)的上边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用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3)还包括第四引流板(34),所述第一引流板(31)和所述第二引流板(32)均通过所述第四引流板(34)与所述底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用灰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结构(3)在竖直面内的投影尺寸满足以下公式:a=0.1y~0.4y,b=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韧马珍任红伟李秋英钟定勇张国玉赵宁冯勇郝红军张泽星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