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生儿无套囊气管内给药气管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气管导管
,具体为一种新生儿无套囊气管内给药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0002]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在出生时易出现呼吸窘迫,出生后常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需要气管内给药,但目前现有的气管内给药管均为带套囊的气管插管,且设计复杂,占用了导管的空间,无形中增粗了管径,不适合新生儿使用。
[0003]申请人在申请本专利技术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生儿气管内给药导管”,其申请号为“202010940674.5”,该专利主要通过进药导管供给药液,并依次经过分流管、环状进药腔到达端部导管,通过进气导管供给氧气,对内置腔上位于密封环板下方的腔体(以下简称下腔体)进行加压,作用于圆锥面上的气体压力会推动移动杆上移,从而使得塞体塞入盖体的通孔一内,对分流管进行挤压和封堵,与此同时,顶头脱离橡胶头的出气孔,下腔体内的气体高速流出,吹向端部导管,使端部导管的前端的液滴被打散,呈水雾状经由气管插入管进入新生儿的肺部,有利于新生儿的两个肺均匀吸收药液,正常剂量给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生儿无套囊气管内给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药机构(1)、加压机构(2)和调节机构(3),所述导药机构(1)包括导药管(11),所述导药管(11)的内壁等距固定有若干加压斗(12);所述加压机构(2)包括套筒(21),所述套筒(21)固定连接于导药管(11)的左侧壁,所述套筒(2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滑杆(22),所述滑杆(2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活塞(23),所述滑杆(2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块(27);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定位筒(31),所述定位筒(31)固定连接于推块(27)的右侧外表面,所述定位筒(3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33),所述螺纹块(33)的右侧外表面且位于螺纹杆(3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空心杆(34),所述空心杆(34)的右端滑动贯穿至定位筒(31)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挡块(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无套囊气管内给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药管(11)的侧壁由上至下贯穿设置有平衡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无套囊气管内给药气管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24),所述弹簧(24)的一端与套筒(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24)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华,王泽穆,卜欣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