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校正折弯零件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加工
,特别是一种校正折弯零件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折弯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为电子元器件金属零件,在其基板22上的一端通过模具加工有支脚23,支脚23部分为二次折弯成型,支脚23包括竖直折弯部24和水平折弯部25,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不稳定造成尺寸偏差,如图2所示,竖直折弯部和水平折弯部均产生一定的角度偏差,这就造成产品的不合格率飙升,由于批量生产的不合格产品涉及数量较大,直接报废产生资源浪费和成本提高,只能进行返工重新冲模或者人工手动校正。
[0003]重新冲模耗时耗力且增加成本,由于产品尺寸较小,施力面较小,人工手动无法保证校正的成功率,所以亟需一种省时省力且简便的校正零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校正折弯零件的装置,以解决现有对产品折弯处校正存在耗时耗力且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校正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正折弯零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1)、中压板(2)和下模板(3);所述上固定板(1)包括关于上固定板(1)中心点对称的上导正销孔(4)、沿上固定板(1)四个角设置的固定孔(5)和用于固定压力机机头的通孔(6);所述上固定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挂台槽(7)、第一凸模孔(8)和挂台固定孔(9);所述中压板(2)上开设有与固定孔(5)一一对应的螺牙孔(10),所述上固定板(1)通过螺栓固定实现与中压板(2)的固定;所述中压板(2)上开设有与上导正销孔(4)一一对应的中导正销孔(11),中压板(2)还开设有与第一凸模孔(8)一一对应的第二凸模孔(12);所述下模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折弯零件的异形凹槽(13),下模板(3)开设有与中导正销孔(11)一一对应的下导正销孔(14),下模板(3)上还开设有凹模孔(15),所述凹模孔(15)位于第二凸模孔(12)的正下方,凹模孔(15)内设置有凹模(16);所述挂台槽(7)内设置有挂台,所述挂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模(17),所述凸模(17)的顶部设置有与挂台固定连接的凸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琳,高康,蒋卫中,王红伟,韩述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