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频直放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640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频直放站,其包括中转台、耦合器、移频直放站前端机和移频直放站后端机,所述的中转台输出端与耦合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耦合器的耦合端与移频直放站前端机的基站端口通信连接,移频直放站前端机通过定向移频天线与移频直放站后端机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增大对讲机系统的覆盖距离和范围,特别适合于山区,封闭厂房车间,高层楼宇和大型商场的地下室,地下建筑,隧道,矿井等区域,解决对讲机系统覆盖的盲区和死角问题。解决对讲机系统覆盖的盲区和死角问题。解决对讲机系统覆盖的盲区和死角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频直放站


[0001]本技术属于直放站
,具体涉及一种移频直放站。

技术介绍

[0002]使用对移频直放站作为实现"小容量、大覆盖"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主要是由于使用移频直放站是在不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覆盖。对讲机直放站是解决通信网络延伸覆盖能力的一种优选方案。
[0003]移频直放站是无线直放站的一种,属于异频放大设备,用于增大对讲机系统的覆盖距离和范围,移频直放站特别适用于山区,封闭厂房车间,高层楼宇和大型商场的地下室,地下建筑,隧道,矿井等区域,解决对讲机系统覆盖的盲区和死角问题。由于是异频放大设备,移频直放站不容易产生自激,所谓自激是指经直放站放大后的信号再次进入接收端进行二次放大,导致功放工作于饱和状态。直放站的自激只出现在无线直放站中。
[0004]因此,目前的移频直放站无法解决山区,封闭厂房车间,高层楼宇和大型商场的地下室,地下建筑,隧道,矿井等区域覆盖的盲区和死角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移频直放站。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移频直放站,其包括中转台、耦合器、移频直放站前端机和移频直放站后端机,所述的中转台输出端与耦合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耦合器的耦合端与移频直放站前端机的基站端口通信连接,移频直放站前端机通过定向移频天线与移频直放站后端机通信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的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主天线。
[0009]优选地,所述的移频直放站后端机输出端连接全向天线,所述的全向天线设于定向移频天线后端20

50米,全向天线的高度低于定向天线。
[0010]优选地,所述的耦合器的耦合度为40DB,移频直放站前端机的基站端口输入信号强度为0—+10DBM。
[0011]优选地,移频直放站前端机的输出信号强度大于

65DBM。
[0012]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用于增大对讲机系统的覆盖距离和范围,特别适合于山区,封闭厂房车间,高层楼宇和大型商场的地下室,地下建筑,隧道,矿井等区域,解决对讲机系统覆盖的盲区和死角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原理框图;
[0016]示意图中的标注说明:1

中转台;2

耦合器;3

移频直放站前端机;4

移频直放站后端机;5

定向移频天线;6

全向天线;7

主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参照图1,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移频直放站,其包括中转台1、耦合器2、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和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所述的中转台1输出端与耦合器2的输入端通信连接,耦合器2的耦合端与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的基站端口通信连接,所述的耦合器2的输出端连接主天线7,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通过定向移频天线5与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通信连接,所述的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输出端连接全向天线6,所述的全向天线6设于定向移频天线5后端30米,全向天线6的高度低于定向移频天线5。其中中转台1可采用中兴高达PR900窄带数字中转台,耦合器2可以采用苏州市超义凡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的PET18

5系列耦合器,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可采用讯罗的XL

JDJ100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可采用鑫思普的MS

GY400光纤直放站远端机。
[0019]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的安装过程中,耦合器2使用40DB的,将耦合端接移频直放站前端机基站端口,输入信号强度为0—+10DBM,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处的定向移频天线5指向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的方向,尽可能架高一点,测量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的天线端口输出,在中转台1工作时,应为5W,功率指示灯红灯亮,如果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影响了中转台的1接收,可调整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的上行增益旋钮。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的安装过程中,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处的定向移频天线5指向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方向,尽可能架高一点,测量移频直放站前端机3发射过来的信号强度,需要大于

65DBM,若小于,则需要调整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处的定向移天线5位置和方向,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用胶布做好防水,全向天线6需安装在定向移频天线5后端30米处的地方,必须低于定向移频天线5的高度,测量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的全向天线接口端输出,在中转台1工作时,应为5W,功率指示灯红灯亮。测量测量移频直放站后端机4定向天线接口端输出,在此区域对讲机工作时,应为1.5W,功率指示灯红灯亮。
[0020]以上示意性的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频直放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转台、耦合器、移频直放站前端机和移频直放站后端机,所述的中转台输出端与耦合器的输入端通信连接,耦合器的耦合端与移频直放站前端机的基站端口通信连接,移频直放站前端机通过定向移频天线与移频直放站后端机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频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耦合器的输出端连接主天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频直放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频直放站后端机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斌郑伟翟恒黄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旻石智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