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589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及方法,包括储布装置和浸轧辊装置,还包括电子束发生装置和束下传动装置,电子束发生装置和束下传动装置均设于混凝土机架,混凝土机架内设有辐照室和膜房,束下传动装置位于辐照室内,印染后的布料经储布装置和浸轧辊装置进入辐照室内,通过电子束发生装置对布料进行电子束辐照,形成共价键附着于布料表面。其方法包括:布料经储布装置输送至展边对中装置对中,再输送至浸轧辊装置进行浸泡和轧辊,接着通过电子束进行辐照,形成共价键附着于织物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抗菌剂不发生脱落,有效避免了抗菌剂脱落后附着在皮肤表面对正常菌落造成破坏,辐照时间短,能耗低,效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又称之为染整,印染是一种加工方式,也是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的总成。
[0003]纺织印染的后整理处理直接决定布料的质量,传统的抗菌棉料制备时采用喷涂、共混的方式,容易造成抗菌剂脱落,抗菌剂脱落后附着在皮肤表面对正常菌落造成破坏,通过呼吸道、口腔进入人体,或者释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等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及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电子束接枝方法使得抗菌剂与棉布分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结合,抗菌剂在正常使用及多次洗涤之后不发生脱落,有效避免了抗菌剂脱落后附着在皮肤表面对正常菌落造成破坏,通过呼吸道、口腔进入人体,或者释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等风险,该后整理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实现抗菌剂与棉布分子之间形成共价键结合,使抗菌剂不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包括储布装置,用于连续进布;和浸轧辊装置,用于对布料进行浸液和轧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束发生装置和束下传动装置,所述电子束发生装置和所述束下传动装置均设于混凝土机架,所述混凝土机架内设有辐照室和膜房,所述束下传动装置位于所述辐照室内,印染后的布料经所述储布装置和所述浸轧辊装置进入所述辐照室内,通过所述电子束发生装置对所述布料进行电子束辐照,形成共价键附着于布料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发生装置包括钢筒、分子泵、离子泵、扫描室和扫描盒,所述钢筒固定于所述混凝土机架上,所述分子泵和所述离子泵均连接所述钢筒,所述钢筒通过所述扫描室连接所述扫描盒,所述扫描盒延伸至所述束下传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发生装置还包括冷水组件,所述冷水组件包括扫描盒冷水外壳和冷水机组,所述扫描盒冷水外壳设于所述扫描盒上,所述冷水机组设于所述混凝土机架,所述冷水机组连通所述扫描盒冷水外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束发生装置通过真空屏蔽室连接所述混凝土机架,所述真空屏蔽室连通所述辐照室,所述分子泵、所述离子泵和所述扫描室均设于所述真空屏蔽室内,所述扫描盒贯穿所述混凝土机架并延伸至所述辐照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束下传动装置包括支撑座、罩壳、压辊和第二辊筒电机,所述罩壳设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压辊分布于所述罩壳和所述支撑座之间,所述第二辊筒电机连接所述压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束辐射的纺织印染后整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机架上设有臭氧散热机构,所述臭氧散热机构包括钛窗散热吹嘴、钛窗散热预埋管、排臭氧预埋管、臭氧排风烟管和臭氧风机,所述钛窗散热吹嘴经所述钛窗散热预埋管连接所述臭氧风机,所述臭氧风机经所述排臭氧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薪彭坤刘永强何颖雪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盛泰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