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49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包括同轴连通的夹持段、导向段、转位单元、螺母螺栓推送单元、拧紧单元、监控单元;对接装置通过夹持段固定在下钢管杆顶端,上钢管杆的底端通过导向段与下钢管杆顶部对接;转位单元驱动上钢管杆周向转动,通过监控单元监控,直至上下钢管杆的螺栓孔对中;螺母螺栓推送单元带动螺母运动至装配位;拧紧单元驱动螺栓转动穿过上下钢管杆的螺孔与螺母螺纹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段使装置在地面与下钢管杆固定,吊装后上钢管杆在通过导向段能够快速与下钢管杆粗对接,通过转位单元转动上钢管杆实现上下螺孔对中,螺母螺栓推送单元将螺母和螺栓推送到位,拧紧单元将螺栓拧紧即可完成上下钢管杆的对接工作。管杆的对接工作。管杆的对接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塔安装
,具体来说是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社会正朝着智能化时代发展,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突飞猛进,资源和信息共享越来越成为21世纪的主题,而这一切需要庞大的、全覆盖的无线通信支撑。作为电力输送的核心枢纽,电力铁塔不仅用于架设高压电线线路,其次还可以用作通讯机站、各类通信信号以及微波站信号的传输等。采用电力铁塔搭载通信基站不仅能够节约公共资源,提高基站建设效率,还能极大推动通信事业的发展,因此,电力铁塔对国家电网的电力输送与通信事业以及未来智慧生活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0003]作为一种常见的电力铁塔,单柱钢管塔结构具有技术和经济优势,其安装以及使用相较传统的桁架铁塔具有造价低、占地小、外形美观、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对于城市周边及电网末端送电网络具有很好的环境适应性,在我国应用广泛。
[0004]常规的单柱钢管塔包括塔体和横担,其塔体至少由两段组成,其关键在于:每相邻的两段塔体,一段的外径略小于另一段的内径,各段塔体可全部套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连通的夹持段(1)、导向段(2)、转位单元(3)、螺母螺栓推送单元(4)、拧紧单元(5)、监控单元(6);所述对接装置通过夹持段(1)固定在下钢管杆顶端,上钢管杆的底端通过导向段(2)与下钢管杆顶部对接;所述转位单元(3)驱动上钢管杆周向转动,通过监控单元(6)监控,直至上下钢管杆的螺栓孔对中;所述螺母螺栓推送单元(4)带动螺母运动至装配位;所述拧紧单元(5)驱动螺栓转动穿过上下钢管杆的螺孔与螺母螺纹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2)包括同轴连通的喇叭段(21)和圆柱段(22);所述喇叭段(21)位于圆柱段(22)上方;所述圆柱段(22)的内径与上钢管杆底端的法兰盘外径相同或略大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位单元(3)包括第一驱动件(31)、第二驱动件(32)、摆臂(33)、第一摩擦轮(34);所述第一驱动件(31)固定在所述圆柱段(22)的外侧,所述摆臂(33)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31)的输出端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件(32)固定在所述摆臂(3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摩擦轮(34)与第二驱动件(32)的输出端固定;在所述圆柱段(22)的侧壁开有窗口(221);所述第一驱动件(31)驱动摆臂(33)转动,使第一摩擦轮(34)穿过窗口(221)与上钢管杆外壁接触;所述第二驱动件(32)驱动第一摩擦轮(34)转动,从而带动上钢管杆发生周向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33)包括摆臂一段(331)和摆臂二段(332);所述摆臂一段(331)和摆臂二段(332)之间朝向所述窗口(221)的一侧通过弹簧(333)弹性连接,背向窗口(221)的一侧通过弹力块(334)连接;当所述摆臂一段(331)和摆臂二段(332)呈直线时,所述弹簧(333)为自然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单柱钢管杆高空无人辅助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螺栓推送单元(4)包括环形支架(41)、环形推板(42)、压板(43)、螺母保持架(44)、螺栓保持架(45)、第三驱动件(46);所述环形支架(41)固定在所述圆柱段(22)外壁;环形推板(42)与环形支架(41)通过轨道滑动配合,环形推板(42)与环形之间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压板(43)为多片,按照同一方向水平倾斜固定在环形推板(42)内壁,所述第三驱动件(46)固定在环形支架(41)上,第三驱动件(46)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摩擦轮(49),所述第二摩擦轮(49)与环形推板(42)内壁或外壁抵接;在所述环形支架(41)上滑动配合有与压板(43)数量一致的螺母保持架(44);多个螺母保持架(44)放射性设置,并在圆柱段(22)上开有供所述螺母保持架(44)通过的通孔;所述螺母保持架(44)朝向的圆柱段(22)中心的一端设有螺母放置平台(441),所述螺母放置平台(441)朝向圆柱段(22)中心的一侧为敞口,供螺母从放置平台水平撤出;所述螺母保持架(44)背向圆柱段(22)中心的一端固定有第三摩擦轮(400);所述第三摩擦轮(400)与压板(43)朝向圆柱段(22)的侧壁抵接;驱动第三驱动件(46),第二摩擦轮(49)带动环形推板(42)转动,环形推板(42)带动压板(43)周向转动,压板(43)通过第三摩擦轮(400)挤压螺母保持架(44)向圆柱段(22)运动,从而将螺母送到设定位置;所述螺栓保持架(45)包括螺栓保持平台(451),所述螺栓保持平台(451)设有限位台阶,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锋程智余刘军罗义华汪和龙刘勇刘承志何辉刘大平王鹏汪胜和黄杰徐宁计策魏松李先纯程华龙金义马路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