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星状况预警监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环境监测
,具体为一种海星状况预警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星是一种海洋生物,广泛分布于砂质海底、软泥海底、珊瑚礁及各种深度的海洋中,海星作为一种肉食动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在其高强度的捕食压迫力下,会对贝类增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导致海洋生态异常现象的发生,因此,需要对海星的状况进行预警监测,现有的预警监测方法大多采用单一的方式对海星的状况进行采集,整体的实用效果不佳,监测预警时大多针对海星成体,监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星状况预警监测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预警监测方法在进行使用时,数据采集方式单一,对海星种群的调查范围小,整体使用时的实用性和监测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海星状况预警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星状况预警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监测背景调查确定需进行海星状况监测的区域,对区域周边渔民进行走访,初步了解海星异常增多的区域,通过当地渔业部门,查询当前海域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报告,判断历史上该区域是否发生过灾害海星,并确定当地的海产养殖情况;S2.确定监测区域结合海域内自然环境及灾害海星分布情况,确定调查范围,设立调查站,调查站位应覆盖不同等深线及灾害海星分布区,在不同等深线内设置断面,采用等间距定点法布设站位;S3.环境因素调查通过调查船将调查人员带到目标海域,通过采水器对目标海域的海水进行分层取样,带回调查站通过实验室对其溶解氧、悬浮物、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数据采集分析采集,并通过海洋测量仪器对海水进行分层采集,采集海水的透明度、水深、水温和盐度数据;S4.潜水调查通过潜水员进行现场调查,每个站位采用采样框或拉绳随机布设三个样方,每个样方拍照记录后取样,收集样方内所有的海星,写好标签放入封口袋,当日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海星密度、鲜重称量的定量调查;S4.生物因素调查通过浅水Ⅲ型网样品结果计算浮游植物有关数据,通过浅水Ⅰ型网样品结果计算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密度、总生物量、湿重,通过浅水Ⅱ型网样品结果计算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大型底栖生物同时采用采泥器法和阿氏拖网法进行调查;S5.灾害等级评估评估指标的选择应反映海星灾害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造成的综合影响程度,估算灾害海星生物量,测量灾害海星覆盖海域面积,判断灾害海星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和灾害海星对海洋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丽,杜小媛,苑克磊,韩龙江,韩红宾,徐东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