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锂电池保护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28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电池保护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包括,基准电压电路,基于一偏置电压和一第一电阻输出参考电压;方波产生电路,连接基准电压电路,基于接收的偏置电压和一过流检测信号对方波产生电路内设置的一容值可调节的片外电容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方波产生电路还设有一比较器,比较器对参考电压和片外电容的电压进行比较判决,方波产生电路基于比较结果输出周期性的方波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施加偏置电压,从而产生固定的参考电压供比较器使用,比较器将片外电容的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从而输出周期性的方波,通过灵活设置片外电容的大小,实现延时的片外可调功能。延时的片外可调功能。延时的片外可调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锂电池保护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保护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其绿色环保、容量大以及能量密度高等优势逐渐显现出来;以锂电池作为供电电源成为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后备电源以及吸尘器等电器的首要选择。
[0003]在实际应用中,若锂电池发生短路或过流时,其电流可超过数十安甚至上百安,现有的锂电池保护电路多在检测到锂电池发生短路电流或过流时,并超过设定的延时,关断充放电MOS管,但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所设置的短路电流及过流能力存在差异,若采用固定延时,则会造成不同的短路电流或过流电流具有相同的延时时间,较短的延时会导致保护出现误触发;较长的延时则会在大的短路电流或过流电流时,造成芯片热烧毁,甚至烧毁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锂电池保护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5]一种应用于锂电池保护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包括,
[0006]基准电压部基准电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锂电池保护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电压电路,基于一偏置电压和一第一电阻输出参考电压;方波产生电路,连接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基于接收的所述偏置电压和一过流检测信号对所述方波产生电路内设置的一可调节容值的片外电容执行充电或放电操作,所述方波产生电路还设有一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对所述参考电压和所述片外电容的电压进行比较判决,所述方波产生电路基于比较结果输出周期性的方波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所述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偏置电压,所述第一PMOS管基于所述偏置电压产生一偏置电流;所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的所述第二端和接地端之间;自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引出第一参考电压,自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引出第二参考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电路还包括,第一NMOS管,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P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NMOS管于一第一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一参考电压传输至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二NMOS管于一第二控制信号的作用下将所述第二参考电压传输至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的反相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外延时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包括所述第一参考电压和所述第二参考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振斌苏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维安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