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多宽带以及多极化通信的天线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专利技术要求如下优先权:申请日为2019年7月10日,申请号为62/872,266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申请日为2020年6月11日,申请号为16/898,587的美国专利申请,相关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有关于用于多宽带以及多极化通信的天线,更具体地,有关于通过独创性地配置的辐射器和寄生元件实现双宽带的偶极子(dipole)天线,其中每个辐射器(radiator)可包括折叠臂(folded arm)和具有弯曲部分的接地壁(ground wall),以及每个寄生元件(parasitic element)可以部分地围绕辐射器中相关联的一个辐射器。
技术介绍
[0004]天线对于需要射频功能的现代电子设备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随着通信标准演进以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高的吞吐量,天线需要满足更具挑战性的需求。例如,为了满足具有双极化分集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 >‑
in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包括:连接到接地平面的相互分隔的多个辐射器,并且该多个辐射器共同用作一对或多对偶极子;第一馈电端子,用于第一极化的第一信号;以及第二馈电端子,用于第二极化的第二信号;其中该多个辐射器中的每个该辐射器被配置为促成在两个或更多个不重叠的频带上的谐振;以及该第一极化与该第二极化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二信号分别为多频带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导电的第一馈电元件;以及导电的第二馈电元件,其中该第二馈电元件与该第一馈电元件彼此分隔并且绝缘;其中,该第二馈电元件与该第一馈电元件中的每一个与该接地平面以及该多个辐射器分隔并且绝缘;该第一馈电端子耦接于该第一馈电元件;以及该第二馈电端子耦接于该第二馈电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几何基准面上,该多个辐射器的投影由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分隔开;该第一馈电元件的投影沿着该第一间隙跨过该第二间隙延伸;以及该第二馈电元件的投影沿着该第二间隙跨过该第一间隙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几何基准面上,该多个辐射器中的投影由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分隔开;该第一馈电元件的投影平行于第一方向延伸;以及该第二馈电元件的投影平行于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间隙和该第二间隙,其中该第二方向不平行于该第一间隙,该第二间隙以及该第一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三馈电端子,用于该第一极化的第三信号;以及第四馈电端子,用于该第二极化的第四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是该第一极化的低频带信号;该第二信号是该第一极化的高频带信号;该第三信号是该第二极化的低频带信号;以及该第一信号是该第二极化的高频带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和该第三信号是该第一极化的一对多频带差分信号;以及该第二信号和该第四信号是该第二极化的一对多频带差分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导电的第一馈电元件;以及导电的第二馈电元件,其中该第二馈电元件与该第一馈电元件彼此分隔并且绝缘;其中,该第二馈电元件与该第一馈电元件中的每一个与该接地平面以及该多个辐射器分隔并且绝缘;该第一馈电端子和该第三馈电端子分别耦接于该第一馈电元件的两个相反端;以及该第二馈电端子和该第四馈电端子分别耦接于该第二馈电元件的两个相反端。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宽带和多极化通信的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辐射器中的每个该辐射器包括:导电的臂,该导电的臂包括导电的臂板和导电的折叠臂;以及导电的接地壁;其中:该导电的接地壁从该导电的臂板的底面向外延伸到该接地平面;该导电的折叠臂从该导电的臂板的该底面或从该导电的臂板的顶面向外延伸,其中该导电的臂板的该顶面与该导电的臂板的该底面相反;以及该导电的折叠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忠信,陈俐妤,叶世晃,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