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78716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硅基负极材料包括:硅基体材料;依次形成于所述硅基体材料表面的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其中,所述第一包覆层由MOFs组成,所述MOFs中的中心金属原子为过渡金属,有机配体为有机羧酸;所述第二包覆层由HNTs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硅基体材料表面形成HNTs@MOFs复合包覆层,使得硅基负极材料的结构稳定,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小,导电性好,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HNTs@MOFs复合包覆的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石墨为负极材料,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g,而市场上的高端石墨材料已经可达到360

365mAh/g,因此相应的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空间已相当有限。因硅有较高理论比容量(高温4200mAh/g,室温3580mAh/g)、低的脱锂电位(<0.5V),且具有环境友好、储量丰富、成本较低等优点,硅基负极材料被认为是下一代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
[0003]虽然目前硅基负极材料要实现大规模应用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

材料的粉化与电极的破坏:在充放电过程中,硅和锂会进行合金化反应,硅的体积会发生100%

300%的膨胀,这种不断收缩膨胀会造成硅负极材料产生裂纹直至粉化,破坏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的接触性,使得活性材料从极片上脱离,引起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硅基体材料;依次形成于所述硅基体材料表面的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包覆层;其中,所述第一包覆层由MOFs组成,所述MOFs中的中心金属原子为过渡金属,有机配体为有机羧酸;所述第二包覆层由HNTs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体材料为氧化亚硅或纳米硅;优选地,以所述硅基负极材料的质量计,所述第一包覆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

5%,所述第二包覆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

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覆层中的HNTs经过聚合物改性;优选地,所述聚合物选自聚乙炔、聚磷腈、聚丙烯腈、聚硅氧烷、聚乳酸、壳聚糖、聚酰亚胺、聚苯胺、聚醚共聚酰胺、聚多巴胺、聚吡咯、聚噻吩、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丁醛、聚偏氟乙烯、聚对苯撑乙烯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HNTs的改性方法为:提供溶解有所述聚合物的溶液;向所述溶液中加入HNTs,搅拌加热并回流反应,完成HNTs的聚合物改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OFs中,所述过渡金属选自Co
2+
、Zn
2+
、Cu
2+
、Ni
2+
、Pd
2+
、Pt
2+
、Ru
2+
中的一种;所述有机羧酸选自吡啶二羧酸、对苯二甲酸、咪唑、三氮唑、草酸、琥珀酸、均三苯甲酸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硅基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MOFs的制备方法为:将结构导向剂滴加入含有有机羧酸的甲醇中,随后将其与含可溶性过渡金属盐的甲醇进行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栋栋常善伟林少雄唐爱菊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