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终端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78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缆终端盒,具有终端盒主体,其特征在于终端盒主体由壳体构成,壳体后壁形成一个进线孔,壳体底部平行设有多对绕线柱,壳体前壁形成一个一端与外部连通的卡槽,卡槽内卡有多个信号接头,信号接头内形成一个贯通的适配器固定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绕线方式多样、绕线量大、信号接头可以后期增加、成本低、适配器更换方便、适配器容量高等有益效果。适配器容量高等有益效果。适配器容量高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终端盒


[0001]本技术属于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缆终端盒。

技术介绍

[0002]光缆终端盒是一条光缆的终接头,他的一头是光缆,另一头是尾纤,相当于是把一条光缆拆分成单条光纤的设备,它的功能是提供光纤与光纤的熔接、光纤与尾纤的熔接以及光连接器的交接。并对光纤及其元件提供机械保护和环境保护,光缆终端盒被广泛应用于机房、基站等。
[0003]现有技术中,如CN110596836B公开了一种新型光缆入户多芯终端盒,包括终端盒盒盖和终端盒盒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盒盒身的上端端面卡接有终端盒盒盖,所述终端盒盒盖的上端端面贯穿连接有固定抬板,所述终端盒盒身的左端端面和右端端面偏前位置处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装置,所述终端盒盒身的前端端面贯穿连接有信号接口,所述终端盒盒盖包括上接线固定板、盒盖盖板和前卡板装置,所述盒盖盖板的下端端面偏左位置处连接有上接线固定板,所述盒盖盖板的下端端面偏右位置处连接有前卡板装置,所述上接线固定板包括限位填充块、固定板板体、初步固定圈和紧密橡胶圈,所述固定板板体的下端端面卡接有限位填充块,所述限位填充块的下端端面贯穿连接有初步固定圈,所述初步固定圈的内表面连接有紧密橡胶圈,所述前卡板装置包括升降连接杆、盒身卡板、拉动阻挡板、复位弹簧和转动连接架,所述转动连接架的中间连接有盒身卡板,所述盒身卡板的上端端面偏左位置处连接有升降连接杆,所述升降连接杆的右端端面偏上位置处连接有拉动阻挡板,所述升降连接杆的右方在盒身卡板的上端端面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终端盒盒身包括限位固定板、接口开孔、盒身板、填充固定块、固定限位孔、摆线熔纤盘和套接橡胶圈,所述盒身板的后端端面贯穿连接有接口开孔,所述盒身板的前端端面卡接有填充固定块,所述填充固定块的前端端面贯穿连接有固定限位孔,所述固定限位孔的上端端面连接有套接橡胶圈,所述填充固定块的上方在盒身板的前端端面连接有限位固定板,所述盒身板的内表面偏下位置处连接有摆线熔纤盘,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外部固定开孔、连接架和侧边固定开孔,所述连接架的后端端面贯穿连接有外部固定开孔,所述连接架的下端端面贯穿连接有侧边固定开孔,所述信号接口包括内部限位圈、外部限位圈、光纤固定圈、旋转螺纹杆和外部保护橡胶套,所述光纤固定圈的下端端面连接有旋转螺纹杆,所述旋转螺纹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内部限位圈,所述内部限位圈的下方在旋转螺纹杆的外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外部限位圈,所述旋转螺纹杆的下端端面套接有外部保护橡胶套,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端面连接在盒盖盖板的下端端面,所述升降连接杆的上端端面贯穿盒盖盖板且拉动阻挡板停留在盒盖盖板上端端面的固定抬板中,所述盒身卡板可相对于转动连接架进行转动,所述转动连接架的上端端面连接在盒盖盖板的下端端面,所述盒身卡板的右端端面卡在终端盒盒身的内表面。
[000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憾:1.适配器无法增减;2.维护不方便;3.适配器容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光缆终端盒,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光缆终端盒,具有终端盒主体,其特征在于终端盒主体由壳体构成,壳体后壁形成一个进线孔,壳体底部平行设有多对绕线柱,壳体前壁形成一个一端与外部连通的卡槽,卡槽内卡有多个信号接头,信号接头内形成一个贯通的适配器固定口,用于固定适配器。
[0007]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前壁形成一个L形的卡槽,卡槽的进入口位于壳体的上方,卡槽的两侧内壁形成一对平行的第一滑槽,两条第一滑槽的一端位于进入口左右两侧,所有信号接头由信号接头主体构成,信号接头主体的四周形成第一滑轨,第一滑轨有四条相同的第一滑轨主体围成,相邻两条第一滑轨主体的夹角为度,对应的两条第一滑轨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内。
[0008]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前后内壁与对应的第一滑轨的前后壁过盈配合,需要对信号接头施加一定的力才能使信号接头在卡槽内滑动。
[0009]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内还设有填位部件,用于填补卡槽内的空位。
[0010]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位部件没有适配器固定口的信号接头。
[0011]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进入口还设有一个限位插板,所述限位插板由限位插板主体和位于限位插板主体上方的插拔凸条构成,插拔凸条的两端与限位插板主体对应侧边的距离大于第一滑槽的深度,限位插板主体的两侧插入对应一侧的第一滑槽内。
[0012]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位于前侧和后侧的绕线柱分别位于同一直线上,每对绕线柱两侧设有热缩管卡盘,相邻两对绕线柱之间共享一个热缩管卡盘。
[0013]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形成三条平行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贯通壳体底部,壳体内设有三对可沿第二滑槽滑动的绕线柱,所述绕线柱由绕线柱主体构成,绕线柱主体的前侧壁设有一个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底面与绕线柱主体底面位于同一平面,连接部件地面设有一个与连接部件垂直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二滑轨底部设有一个螺纹柱,螺纹柱的直径小于第二滑轨的宽度,螺纹柱上啮合有一个双耳螺母,双耳螺母的直径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双耳螺母用于绕线柱和壳体的固定。
[0014]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形成数量与绕线柱的对数相同的平行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贯通壳体底部,绕线柱可沿第二滑槽滑动,所述绕线柱由绕线柱主体构成,绕线柱主体的底面设有一个与绕线柱主体底面垂直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位于第二滑槽内,第二滑轨底部设有一个紧固装置,用于当绕线柱移动到需要的位置后固定。
[0015]上述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由螺纹柱和螺母啮合构成,螺纹柱位于第二滑轨底部,第二滑轨的高度小于第二滑槽,螺纹柱的直径小于第二滑轨的宽度,螺纹柱长度与第二滑轨的深度之和大于第二滑槽的深度,螺母双耳螺母,双耳螺母的直径大于第二滑槽的宽度。
[0016]本技术具有绕线方式多样、绕线量大、信号接头可以后期增加、成本低、适配器更换方便、适配器容量高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终端盒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信号接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限位插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绕线柱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终端盒主体、11.壳体、12.绕线柱、121.绕线柱主体、122.连接部件、123.第二滑轨、124.螺纹柱、125.双耳螺母、13.进线孔、14.热缩管卡盘、15.卡槽、16.第一滑槽、17.进入口、18.第二滑槽、2.限位插板、21.插拔凸条、22.限位插板主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终端盒,具有终端盒主体(1),其特征在于终端盒主体(1)由壳体(11)构成,壳体(11)后壁形成一个进线孔(13),壳体(11)底部平行设有多对绕线柱(12),壳体(11)前壁形成一个一端与外部连通的卡槽(15),卡槽(15)内卡有多个信号接头(3),信号接头(3)内形成一个贯通的适配器固定口(33);所述壳体(11)前壁形成一个L形的卡槽(15),卡槽(15)的进入口(17)位于壳体(11)的上方,卡槽(15)的两侧内壁形成一对平行的第一滑槽(16),两条第一滑槽(16)的一端位于进入口(17)左右两侧,所有信号接头(3)由信号接头主体(32)构成,信号接头主体(32)的四周形成第一滑轨(31),第一滑轨(31)有四条相同的第一滑轨主体围成,相邻两条第一滑轨主体的夹角为90度,对应的两条第一滑轨(31)位于对应的第一滑槽(16)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16)的前后内壁与对应的第一滑轨(31)的前后壁过盈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5)内还设有填位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填位部件没有适配器固定口(33)的信号接头(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缆终端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5)的进入口(17)还设有一个限位插板(2),所述限位插板(2)由限位插板主体(22)和位于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涵吕真真彭璐尹云鹏石欣乾靖孙颖周壮壮刘相君罗云月刘海涛黄尚汪琛戚照千孔晨阳杨韵祺倪厚超曹雪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