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73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表面后侧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机体的一侧与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机体、支撑架、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一转盘、固定杆、第二转盘和固定装置配合使用,具有轮盘间隙便于调节的优点,可以改变轮盘间隙的大小,可以对不同粗细的钢丝绳进行缠绕,当曳引机轮盘发生故障时,可以直接更换轮盘,便于曳引机的使用。便于曳引机的使用。便于曳引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用曳引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用曳引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度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电梯运行时需要使用到曳引机。
[0003]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8024870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属于电梯配件
,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动力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曳引轮和旋转轮,机架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两个移动板,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制动片,其中一个移动板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液压杆的伸缩端与另一个移动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每个移动板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齿条板。该电梯用曳引机,通过设置有液压杆提供的动力带动移动板进行移动,实现了带动制动片进行移动的目的,从而使得当制动装置无法对曳引轮进行制动时,利用制动片对曳引轮进行制动。
[0004]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无法改变轮盘间隙的大小,不能对不同粗细的钢丝绳进行缠绕,当曳引机轮盘发生故障时,需要更换相同型号的曳引机轮盘,更换较为麻烦,增加了维修时间,不利于电梯的正常使用,给曳引机的使用带来不便。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电梯用曳引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具备轮盘间隙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无法改变轮盘间隙的大小,不能对不同粗细钢丝绳进行缠绕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表面后侧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靠近机体的一侧与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支撑架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内腔与第一转杆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二转盘,所述支撑架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转盘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第二转盘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三转盘,所述第三转盘的正表面固
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表面与第二连接板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三转盘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腔与第一限位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与第一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转盘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转盘正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限位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的背表面与第一弹簧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正表面开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三限位杆,所述连接框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内侧与第三转盘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杆的正表面和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圈,所述连接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外侧与外侧的第二限位圈的背表面固定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机体、支撑架、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一转盘、固定杆、第二转盘和固定装置配合使用,具有轮盘间隙便于调节的优点,可以改变轮盘间隙的大小,可以对不同粗细的钢丝绳进行缠绕,当曳引机轮盘发生故障时,可以直接更换轮盘,便于曳引机的使用。
[0015]2、本技术通过第一安装孔,使得第一限位杆可以转动,便于第二转盘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轴测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结构后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局部结构拆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结构拆分图一;
[0020]图5为本技术固定装置结构拆分图二;
[0021]图6为本技术固定装置局部结构拆分图。
[0022]图中:1机体、2支撑架、3第一支撑板、4支撑台、5第二支撑板、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第一转杆、9固定孔、10第二转杆、11第一转盘、12固定杆、13第二转盘、14第一安装孔、15固定装置、1501第三转盘、1502第二安装孔、1503第一限位槽、1504第三安装孔、1505第一弹簧、1506第一限位圈、1507第一限位杆、1508连接块、1509第二限位杆、1510第二弹簧、1511连接框、1512第四安装孔、1513第三限位杆、1514第二限位圈、151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图6,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顶部表面后侧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第一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1,支撑架2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4,支撑台4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靠近机体1
的一侧与机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支撑台4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8,支撑架2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支撑架2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7,第一连接板6的内腔与第一转杆8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第一转杆8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11,第一转盘1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二转盘13,支撑架2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9。
[0024]第二转盘13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15,第二转盘13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固定装置15包括第三转盘1501,第三转盘150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10,第二转杆10的表面与第二连接板7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通过第二转杆10,使得固定装置15可以转动,便于机体1的使用。
[0025]第三转盘1501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02,第二安装孔1502和第一安装孔14的内径相同,第二安装孔1502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503,第一安装孔14的内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包括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顶部表面后侧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3),所述第一支撑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体(1),所述支撑架(2)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台(4),所述支撑台(4)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5)靠近机体(1)的一侧与机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4)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8),所述支撑架(2)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6),所述支撑架(2)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内腔与第一转杆(8)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8)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11),所述第一转盘(1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的表面活动套设有第二转盘(13),所述支撑架(2)顶部表面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固定孔(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13)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15),所述第二转盘(13)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4),所述固定装置(15)包括第三转盘(1501),所述第三转盘(150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10),所述第二转杆(10)的表面与第二连接板(7)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盘(1501)正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502),所述第二安装孔(1502)和第一安装孔(14)的内径相同,所述第二安装孔(1502)内腔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信伟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杭奥电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